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化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在中国广西南宁,测定8种不同基座颜色的CC诱捕器对豇豆(VignasesquipedalisWright)上的叶蝉、蓟马的诱捕作用。蓝色基座诱捕器对华筒管蓟马(HaplothripschinensisPriesnes)的诱集量为白色基座诱捕器的2倍(22.8头/诱捕器天),其他基座颜色诱捕器的诱捕量为0.1~1.7头/诱捕器天。CC诱捕器对叶蝉(Empoascaspp.)的诱集量为4头/诱捕器天,不同基座颜色诱捕器的诱集量差异不显著。在印度,测定白色、黄色和绿色基座诱捕器对花生上两种蓟马的诱捕作用。白色基座诱捕器对茶黄蓟马(ScirtothripsdorsalisHood)的诱集量为39.8头/诱捕器天,为黄色基座诱捕器的2倍多。绿色基座诱捕器的诱集量最少。白色基座诱捕器对瓜蓟马(ThripspalmiKarny)的诱捕量(17.3头/诱捕器天)也显著高于黄色基座诱捕器(11.0头/诱捕器天)。结论为:白色和蓝色基座诱捕器可用于监测豇豆、花生上蓟马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目标化合物的分子式C15H22N6S,Mr=318.45,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8.730(2),b=11.546(2)A,c=17.575(2)A,α=90.00(0)°,β=92.58(3)°,Γ=90.00°,v=1 770.1(1)A3,Z=4,Dx=1.195 Mg·m-3,λ=0.710 73A,μ=0.180 0 mm-1,F(000)=680.I≥3σ(I)的可观测点为2088,偏离因子R=0.051,Rw=0.053.晶体结构显示N(2)上基团与叔丁基处于C=N的反式位置,C(2)-N(1) 和 C(2)-N(2)的键长分别是1.318A,1.359A,小于正常的C-N.亲酯基团苄基和三唑基处于相反的立体方向,满足三唑类杀菌剂作用机制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植物保护专业的人才培养中,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网络获得人才需求信息,鼓励学生树立应聘信心,指导学生掌握应聘技巧等多种措施,促进学生就业,使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药用植物牛耳枫Daphniphyllum calycinum的综合利用价值,以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番茄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以及粉纹夜蛾Trichoplusis ni卵细胞系(Hi-5细胞系)为靶标生物,测定了牛耳枫叶的甲醇粗提物及其萃取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上述3种植物病原菌和Hi-5细胞系均表现出显著的生物活性。采用柱层析分离技术和重结晶等方法从活性部位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解析分别鉴定为反式对甲氧基肉桂酸(化合物1)、木犀草素(化合物2)和槲皮素(化合物3)。其中化合物1和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对Hi-5细胞系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48 h的EC50值为11.26μg/mL。研究结果为牛耳枫在植物源农药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法分析甘蓝及其土壤中的烯啶虫胺残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贵群  聂思桥  龙丽萍  曾东强  陈九星  杨辉  陈玲珑 《色谱》2010,28(11):1103-1106
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甘蓝植株和土壤中烯啶虫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丙酮-水(4:1, v/v)进行提取,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用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水平为0.02~2.00 mg/kg时,烯啶虫胺在甘蓝植株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73%~94.13%和90.82%~96.2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09%~7.39%和2.01%~4.92%;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2 mg/kg。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环境系统中烯啶虫胺残留量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6.
不同颜色CC诱捕器对叶蝉和蓟马的诱捕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广西南宁,测定8种不同基座颜色的CC诱捕器对豇豆(Vig na sesquipedalis Wright)上的叶蝉、蓟马的诱捕作用.蓝色基座诱捕器对华筒管蓟马(Haplothrips chinensis Priesnes)的诱集量为白色基座诱捕器的2倍(22.8头/诱捕器.天), 其他基座颜色诱捕器的诱捕量为 0.1~1.7头/诱捕器.天.CC诱捕器对叶蝉(Empoasca spp.)的诱集量为4头/诱捕器.天,不同基座颜色诱捕器的诱集量差异不显著.在印度,测定白色、黄色和绿色基座诱捕器对花生上两种蓟马的诱捕作用.白色基座诱捕器对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的诱集量为39.8头/诱捕器.天,为黄色基座诱捕器的2倍多.绿色基座诱捕器的诱集量最少.白色基座诱捕器对瓜蓟马(Thrips palmi Karny)的诱捕量(17.3头/诱捕器.天)也显著高于黄色基座诱捕器(1 1.0头/诱捕器.天).结论为:白色和蓝色基座诱捕器可用于监测豇豆、花生上蓟马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7.
由2-(IH-1,2,4-三唑-1-基)-4,4-二甲基-1-戊烯-3-酮和取代苯甲酰肼的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六个未见文献报道的三唑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IR,^3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定表明,该类化合物对小麦叶锈病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