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施郁  戴越 《物理》2011,40(8):491-499
杨振宁先生曾于2009年4月13日在复旦大学物理系与该系教师进行过一次座谈,内容涉及科学研究的新方向、个人治学体会、物理学史上的若干人和事等广泛问题.复旦大学物理系施郁教授据现场录音将该座谈整理成本文,经杨先生审阅并授权后,投送本刊发表.考虑到本文可能对从事物理学研究、教学和学习的同行以及读者均有教益,本刊特刊出以飨读者.需要说明的是,刊出此文时,为保持座谈内容的原汁原味,我们未按中文期刊"应以通顺、规范的汉语表述"的规范对其文字进行任何改动,望读者鉴谅.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别建立了平均车速、15%位车速、85%位车速与车道数、限速值、车道位置、车型、道路饱和度、大型车比例等6个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车速选择的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双向六车道普通公路,依据15%位车速,对超车道进行最低车速限制;依据85%位车速,对最高车速实施可变限速、分车道限速和分车型限速.外侧车道上的大型车在饱和度较高的情况下,容易选择低速行驶;双向两车道或四车道公路上的小型车在饱和度较低的情况下,容易选择高速行驶.根据车辆选择高速行驶的概率,设置不同的限速设施.利用这2个回归模型可以计算出特定道路条件下的15%位车速、85%位车速以及车辆选择高速行驶和低速行驶的概率,为普通公路在限速及限速设施选择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4.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不同种类催干剂中9种金属元素,即钴、锰、铅、钙、锌、钒、锆、镧和铈。样品置于聚四氟乙烯溶样罐中加入浓硝酸及高氯酸,盖紧罐盖后按预设程序分两步进行微波加热,加压消解,所得溶液稀释至一定体积供ICP-AES分析。对上述元素的谱线中选择合适的谱线作分析线,达到了9元素的同时测定。同混合标准溶液制备各元素的工作曲线,其线性范围均在100.0 mg·L~(-1)以内。以一催干剂样品为基体,用标准加入法作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3.8%~109.9%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11%~1.56%之间。不同来源的5个催干剂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得的金属元素的类别和含量显著差异。试验还证实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操作快速、简单、方便,适合应用于日常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5.
采用浸渍法在γ-Al2O3载体上分步负载改性剂Mn2O3和活性组分CuO,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配比的CuO/Mn2O3/γ-Al2O3催化剂,并运用CO+O2模型反应、XRF、XRD、H2-TPR、in-situ FTIR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物理化学性质。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锰氧化物对γ-Al2O3载体的改性能有效地提高CuO/γ-Al2O3催化剂在CO+O2模型反应中的催化活性。XRD结果表明,锰氧化物对γ-Al2O3载体的改性可以促进氧化铜在载体表面的分散,从而提高了分散态氧化铜的含量,不过这与活性变化的趋势并不完全一致。进一步结合H2-TPR、in-situ FTIR表征结果 ,我们发现,分散态铜、锰氧化物的还原性质也是影响其催化活性的重要因素,催化剂中分散态铜、锰物种越容易被还原,其对CO+O2模型反应的催化活性就越高。  相似文献   
6.
正周四,妈妈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出差了,要到周日才回来,我好孤独呀!白天还稍好过点,因为呆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有同学一起说笑,一起嬉戏,总会忘记一些不快与伤心的事。可一到晚上,就难熬喽!做作业时,因为心里装满了思念与孤独,所以做错了许多,以至于《数学补充习题》这样简单的作业都连续两天出现低级错误,而且只得了"良"。白天一转眼就过去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黑夜便又来到了。晚  相似文献   
7.
用化合物1:Ru(bpy)2-BL(ClO4)2(bpy=2,2’-联吡啶,BL=N^1,N^4-二-(2-甲基-吡啶)-1,4-二苯胺)作为光敏染料和2-噻酚基乙酰丙酮(TTA)的稀土配合物组装了混合金属的双核化合物2:Ru(bpy)2-BL-Eu(TTA)3(ClO4)2,3:Ru(bpy)2-BL-Yb(TTA)3(ClO4)2,4:Ru(bpy)2-BL-Nd(TTA)3(ClO4)2.荧光测试表明:化合物1的发射峰出现在564nm处,为联吡啶钌中心的荧光发射;2,3,4的荧光发射峰分别出现在610nm,986和1060nm,1064和1331nm处,与此同时,2,3,4化合物中564nm处的发射峰强度降低甚至猝灭,这表明在稀土与联吡啶钌形成的异核双核化合物中,实现了分子内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