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5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乐清产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肉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用干燥法、凯氏定氮法、灼烧法、酸水解法、蒽酮比色法等方法,分别对其水分、蛋白质、灰分、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作了测定。结果显示:水分、蛋白质、灰分、脂肪、碳水化合物占缢蛏肉百分比分别为85.56%,10.16%,2.82%,0.55%,0.93%。经比较,本实验缢蛏中的蛋白质成分高于其它地区。说明乐清产缢蛏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灰分的海味佳品。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化学方法检测甲基苯丙胺,探讨了不同扫描速度、初始浓度、pH值、电极处理温度及干扰物对检测的影响,获得了甲基苯丙胺电化学检测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工作电极为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扫描速度为50~100 m V/s,初始浓度小于100 mg/L,pH=7.0及电极处理温度为100℃时,甲基苯丙胺的检测速度最快,检测结果最好,同时干扰物对于电化学方法检测甲基苯丙胺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从静态与动态两大方面分析了白藜芦醇分子酚羟基在不同溶剂中清除自由基活性的能力大小.通过白藜芦醇的结构参数、前线轨道理论、3种抽氢反应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分子活性位与其性质的关系.探讨了白藜芦醇分子不同位置酚羟基清除·OH和·OOH的抗氧化机理,得到了该分子与·OOH发生抽氢反应时的过渡态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在任何溶剂中白藜芦醇分子C(4')位上酚羟基活性最高,发生抽氢反应时反应热最小,是高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4.
隔膜式电解槽生物膜阴极降解苯酚的过程及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炼油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苯酚为目标污染物, 采用不同生物膜电极反应器对苯酚进行降解, 从而寻找出降解苯酚的最佳反应途径. 研究结果表明, 运用隔膜式电解槽生物膜阴极区域对苯酚废水进行处理, 其苯酚的去除效果虽然没有在生物膜阴极与阳极相混合的混合式反应器中处理效果好, 但在18 h内苯酚浓度降解到0, 并且其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最高, 在16 h内COD去除率达到80%. 对于隔膜式电解槽生物膜阴极区域的降解条件优化后发现, 电流设定为5 mA, 初始苯酚质量浓度低于200 mg/L, 温度为35 ℃时, 苯酚降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2,4-二氯苯酚(2,4-DCP)为目标污染物, 在隔膜式电解槽中研究不同离子交换膜对生物膜电极法处理2,4-DCP的影响. 结果表明: 阴离子交换膜有利于2,4-DCP在生物膜电极上的转化及去除中间产物; 生物膜电极保存的时间越长, 其对2,4-DCP的降解效果越差, 生物膜电极的使用寿命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6.
以五氯酚(PCP)为目标污染物,在隔膜式电解槽中研究了不同离子交换膜对采用生物膜电极法处理五氯酚的影响. 结果表明,阴离子交换膜有利于五氯酚在生物膜电极上的转化和中间产物的去除;与生物法和电化学法降解五氯酚相比,采用以钛基二氧化铅为阳极(Ti/PbO2)、生物膜电极为阴极、阴离子交换膜为隔膜的电解槽处理时,五氯酚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生物法和电化学方法,经24 h处理后五氯酚的去除率和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均可达到96%(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物膜电极法降解对氨基二甲基苯胺, 并与生物法降解和电化学降解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板宽对板形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板宽对板形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了板凸度随板宽变化的一些规律.该研究结论对制定与完善板带轧制规程、提高板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异型管双道次无芯棒辊挤成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成型过程中应力与变形的分布和变化情况以及变形后的异型管的断面形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的结果可用于类似生产工艺的分析与设备设计.  相似文献   
10.
变形抗力和摩擦系数是用于设定轧制过程控制模型的重要工艺参数。文章利用在不同润滑条件下得到的实测数据,估计出变形抗力K和摩擦系数μ的值。将估计出的K、μ从参数值应用于轧制过程控制,可以提高连轧过程控制模型的精度。在实验轧机上,应用铝试样实测了板宽、张力和压下率对前滑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