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在辨析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和市民社会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中、西现代社会发展史的比较,指出了国家、社会以及国家意识、社会意识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形成过程的巨大差异。中国社会发展的独特性要求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进行一次国家与社会的剥离和国家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剥离与整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为这次剥离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正统的国家意识随着中国改革的发展,已显示出蜕化为反社会意识的危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自秦汉以来的中国古代社会不是封建社会而是官僚帝制社会;五四以来的文化运动不属资产阶级启蒙运动而是现代化启蒙运动。这个反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视角,关涉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性质的论定。中国历史发展独特规律的作用和现代化改革的现实需要,提出了从现代化发轫期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转型到发展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林德布洛姆所著《政治与市场》的介绍,指出其对我国社会科学的借鉴作用。由于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有很多重大区别,对现代社会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出了创新要求。对认识论的要求之一是对关系、功能的追问优先于对本体整一性的判断,从而使一元本体型认识论转向多元功能型认识;要求之二是强调科学理性对社会总趋势估计能力的有限性,从而提出了猜想与摸索对认识的创新价值。因此,控制、协调、推进成为方法论的基本概念;纲要式决策适应于战略式决策成为方法论的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