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ZnS:Mn/Polyvinylpyrrolidone复合纳米纤维.使用的溶剂为水、乙醇及DMF(N,N-Dimediylfommnide),的使用有助于制备较细的纤维,电纺溶液中随着聚合物PVP浓度降低,纤维的直径变小,当PVP质量分数为6.6%时,纤维的直径是80 nm,通过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光谱仪的测试可以知道,该纤维能够发光.基于纤维的发光及直径较小的特性,该纤维在一维纳米光电子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教学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能动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学生应行使学习权利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体现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能动学习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价值。行使知情权,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平台;行使参与权,培养学生能动做事、做人和做学问的能力;行使建议权,在激励中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ZnS:Mn/Polyvinylpyrrolidone复合纳米纤维.使用的溶剂为水、乙醇及DMF(N,N-Dimediylfommnide),的使用有助于制备较细的纤维,电纺溶液中随着聚合物PVP浓度降低,纤维的直径变小,当PVP质量分数为6.6%时,纤维的直径是80 nm,通过荧光显微镜和荧光...  相似文献   
4.
特种地面车辆防雷达侦察的隐身性能研究需关注车身表面不平整特征的影响。该文对具有表面缝隙和凹槽结构的简化车身侧部结构、具有表面突出特征(透明装甲结构、密封钢带结构)的简化车身侧部结构的雷达散射截面(RCS)面积分布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量化描述了表面局部非平整特征对结构整体的RCS面积分布特性的不利影响。与金属平板结构相比,具有表面缝隙或凹槽结构的简化车身侧部结构的RCS面积大于10dBsm的入射方位数分别增加到2.2倍、2.8倍;表面有透明装甲或密封钢带凸特征的两种车身侧部结构的RCS面积大于10dBsm的入射方位数分别增加到5.4倍、1.7倍。对表面有、无圆柱铝条的金属平板结构的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局部非平整特征对结构整体的RCS面积的增强效应,也验证了RCS面积分布特性计算分析方法的准确性。金属表面的非平整结构可显著增加RCS面积大于10dBsm的入射方位数,而对结构整体的RCS面积最大值的影响较小。在隐身车身设计时,应减小车门缝隙、内凹与外凸类非平整结构的尺度、数量,尽可能保持车身外表面平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研究者对室温离子液体极为关注,因为这些离子液体可以作为潜在的替代试剂用于有机合成、提取与分离、电化学和材料科学等方面。在离子液体中,手性离子液体由于可用在手性识别、不对称合成、消旋体的拆分、立体选择聚合、气相色谱、NMR位移试剂和液晶等方面而受到特别注意。尽管手性离子液体由于合成困难和费用昂贵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但其在不对称合成中可作为手性诱导物的应用前景促使研究者不断地去开发新型的手性离子液体。手性离子液体的制备既可以使用手性源(如氨基酸、胺、氮基醇以及生物碱类),也可以利用不对称合成的手段,其所具有的手性可位于分子的中心、轴或者平面上。本文综述了手性离子液体合成的最新进展,并按照阴离子或阳离子的种类将其分为咪唑类、吡啶类、铵类和噻唑啉盐类,同时简要介绍了一些新的合成技术。  相似文献   
6.
用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氮的氧化物成键类型,给出了分子空间构型及结构数据的解释。根据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推断或化学键键级的计算,依据分子的空间构型及键长和键角数据分析理论的合理性,得到理论解释与实验数据吻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磷分子的成键类型,画出了磷分子成键的示意图和磷的氧化物立体图。对P4、P4O6和P4O10分子的键参数进行比较,解释了分子结构和杂化形式,研究了P4O10与水反应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通过观察读取的实验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提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所以观察能人的培养与提高是整个实验教学中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大学化学实验中交叉学科知识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物理、生物、计算机、组合理论等交叉学科知识设计思维新颖、无污染、步骤简便的化学实验,补充了大学化学实验改革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