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8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氧化钨(WO3)是经典的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具有光调制幅度(变色范围)大、稳定性好、价格低廉的优点.WO3薄膜自被发现具有电致变色性质以来,在智能窗、汽车后视镜、显示器等应用的研究十分广泛,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无机电致变色材料.本文介绍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变色原理,以及从溶胶-凝胶(sol-gel)制备方法和原材料改进(...  相似文献   
2.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基于苯环和环状碳酸酯的有机分子双(2,3-环碳酸甘油酯)对苯二甲酸酯、三(2,3-环碳酸甘油酯)均苯三甲酸酯和四(2,3-环碳酸甘油酯)均苯四甲酸酯,采用倍率测试、恒流充放电测试、交流阻抗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这些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循环20周前后球化石墨电极形貌的对比,发现含均苯四甲酸酯和均苯三甲酸酯的电解液球化石墨电极表面相对于空白电解液可形成一层致密而稳定的固体电解质中间相膜(SEI),从而优化电极-电解液的界面性能,且电池电阻增加较小;在测试电池的倍率性能时发现,均苯四甲酸酯的加入可以改善电池的倍率性能,而对苯二甲酸酯的加入则未能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个稀土金属Gd(Ⅲ)一氮氧自由基配合物[Gd(hfac)3(NITPh(OCH3)3)2](其中NITPh(OCH3)3=2-(3',4',5'-三甲氧基苯基)一4,4,5,5-四甲基眯唑啉-1-氧基自由基).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695 3(3)nm,6=1.924 1(4)nm,c=1.776 0(4)nm,β=94.75(3)·Gd(Ⅲ)离子采取八配位的模式,两个氮氧自由基作为单齿端基配体分别以氮氧基团的氧原子与Gd(Ⅲ)离子配位,三个六氟乙酰丙酮阴离子分别以两个氧原子与Gd(Ⅲ)离子配位,构成十二面体.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配合物中Gd(Ⅲ)离子与氮氧自由基之间存在弱的铁磁相互作用,两个氮氧自由基之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累托石和氧化钛交联累托石的离子交换和吸附性能研究,得出氧化钛交联累托石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和吸附特性,对NH_4 ̄+、K+和NH3在中性水溶液中有特征吸附,分别较原矿高出156%、70%和262%,阳离子吸附性能随交换液的PH值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a2Fe2O5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研究Ca2Fe2O5在不同条件下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Ca2Fe2O5在250~350nm和400~600 nm范围对光均有很好的吸收;在实验条件下,Ca2Fe2O5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氧化活性,在150 min左右亚甲基蓝的分解率可以达到94%;焙烧温度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影响很大,而催化荆用量对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先以甘油和碳酸二甲酯为原料合成碳酸甘油酯(GC), 再以GC为溶剂制备浓度为0.75 mol/L的高氯酸锂电解质溶液, 测得该电解液的电导率为3.34 mS/cm; 以该电解液为增塑剂, 聚丙烯腈 甲基丙烯酸甲酯(P(AN MMA))为高分子骨架制备凝胶电解质, 当V(增塑剂)∶V(聚合物)=0.75时, 凝胶电解质室温下的电导率为0.94 mS/cm. 将其用于结构为玻璃/FTO/WO3/电解质/CeO2TiO2/FTO/玻璃的电致变色器件, 该器件在550 nm处的变色范围为20%, 变色效率为6.89 cm2/C.  相似文献   
7.
以苯胺单体为原料,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玻璃衬底FTO导电薄膜上合成聚苯胺电致变色薄膜.采用恒电流法,研究苯胺单体浓度、酸的种类、电沉积时间、电流密度等对薄膜制备及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确定合成聚苯胺薄膜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聚苯胺电致变化薄膜的最佳制备条件是0.15,mol/L苯胺单体的1,mol/L硫酸溶液,以10,μA/cm2的电流密度电沉积40,min.该条件下制备的薄膜的着色效率较无机电致变色薄膜高,但仅能循环105次.  相似文献   
8.
离子交换法分离铂,钯,铑,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将1950~1990年间发表的有关离子交换法分离铂、钯、铑、铱的论文进行综述,其中大量是有关它们氯配合物的分离,并讨论了它们在分离过程中的溶液化学性质。对有待发展的部分给于提示。  相似文献   
9.
地累托石和氧化钛交联托石的离子交换和吸附性能研究,得出氧化钛交联累托石具有良好的 离子交换和吸附 性,对NH^+4,K^+和NH3在中性水溶液中有特征吸附,分别较原矿高出156%,70%和262%,离子吸附性能随交换液的PH值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以醋酸镍、钛酸正丁酯为前驱物,聚乙二醇(PEG)为掺杂剂,制备了氧化镍-氧化钛(Ni O-Ti O2)的溶胶、干凝胶和薄膜,研究了掺杂分子量分别为200、400、1000、2000的PEG对Ni O-Ti O2薄膜电化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对溶胶进行粒径和粘度测定,考察了干凝胶的热力学行为。溶胶在基底上浸渍提拉成膜,300℃煅烧后,采用双电位阶跃计时电流法测定Ni O-Ti O2薄膜电化学性能,分光光度计测定薄膜的透过率。其中掺杂PEG200的薄膜性能最好:其双层膜的注入电量是未掺杂单层膜的2.2倍,薄膜在550nm处着色态和无色态的透过率差值最大为54%,变色效率达到37.4cm2·C-1;掺杂PEG200可延长薄膜的循环寿命至2000圈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