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2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因而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包括碳纳米管场效应管在内的分子元件的研究方面尤其令人注目.笔者研究了具有电解液栅的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研究中所用的碳纳米管是用热灯丝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合成的.衬底材料是平面玻璃,Fe/Ni混合物用作催化剂.对具有Ag电极的多壁碳纳米管晶体管作了优化设计制造,并利用KCl溶液作为栅极.实验结果表明,电解液栅型碳纳米管晶体管(FET)呈现出良好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在栅压2 V时,其跨导约为0.5 mA/V.并对获得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压力对铍/铜/HR-1不锈钢热静压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800℃下,分别在20、30、40、50MPa压力下对铍/铜/HR-1不锈钢进行真空热静压扩散连接。利用光学金相、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SEM)、俄歇电子能谱(AES)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接头扩散区的微区成分和组织结构;探讨了扩散区成分,组织结构与压力的关系。研究表明:压力的作用将使试样产生动态形变再结晶和扩散性蠕变,也能影响扩散焊区的扩散宽度、晶粒大小和金属间化合物数量;单轴向压力作用下,基材或扩散焊区出现织构;降低铍/铜/HR-l不锈钢接头性能的主要因素是金属间化合物优先沿晶界生成,适当降低压力或缩短热压时间可减少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改善连接性能。  相似文献   
3.
镍-磷/纳米碳管化学复合镀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复合镀方法,在基体铜片上进行Ni-P/纳米碳管复合镀.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等实验手段研究复合镀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纳米碳管含量的增加,复合镀层表面的颗粒变小且密度增加;复合镀层的硬度随纳米碳管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此外,纳米碳管的加入,使镀层由非晶变成了纳米晶,促进了复合镀层的晶化.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成熟的且能大量合成纯度较好的单壁纳米碳管(SWCNTS)的制备方法,分析不同的制备方法的特点以及关键的工艺参数,并在同一制备方法中讨论工艺条件的改变对合成SWCNTS产物的影响.催化剂及碳源种类以及它们的配比在制备SWCNTS中起决定重要作用.此外,电弧电流及电压、惰性气体种类及压力、电极的冷却速度等因素是电弧法制备SWCNTS的重要参数.激光束的强度、环境温度、惰性气体的种类及流速、脉冲的频率及间隔时间等工艺参数决定激光蒸发法制备SWCNTS的产物.而碳源的流量,催化剂粒度大小、反应温度,气体压强以及基体材料等在有机气体催化热解法合成SWCNTS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The electroless Ni-P-carbon nanotubes composite plating was studied on the copper substrate. Metallurgical microscope,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X-ray diffractometer and micro hardness tester were used to study the structure, constitu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electroless Ni-P-carbon nanotubes composite deposit. Experiential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ment of carbon nanotubes content in electroless plating solution, the grain size on the sample surface decreases whereas the density of grains and the hardness for composite deposit increases. Moreover, adding carbon nanotubes not only improves the degree of crystallization for the composite deposit but also helps their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amorphous state to the nanocrystal state.  相似文献   
6.
钒氢化物电子结构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SCC-DV-Xα)方法计算了钒基固溶体中钒氢反应前后钒及其氢化物(VHx, x=0, 1, 2)、假定原子簇模型VHx*(x=1, 2)和VHx′(x=0, 1)的电子结构. 结果表明:钒与氢气反应生成VH时, 化学效应和结构效应都使V 3d和H 1s轨道向低能量方向移动, 氢化物VH中V 3d和H 1s轨道重叠最多, V-H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VH再与氢气反应生成VH2时, 结构效应使V 3d和H 1s轨道都向高能量方向移动, 氢化物VH2中V 3d和H 1s轨道重叠最少, V和H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氢化物VH和VH2中不仅存在离子性相互作用, 而且还存在共价性相互作用. 结构效应导致VH2中V-H键的共价性减弱, 从而导致VH2中V和H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 氢化物VH的费米能级比VH2的低, 说明VH更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