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7篇
晶体学   1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垞城煤矿井下氮气窒息事故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有多个煤矿发生过氮气缺氧窒息伤亡事故,一般认为是由于瓦斯风化带中的N2涌出所致。但在徐州垞城煤矿,氮气窒息事故不仅在浅部,也在深部采区发生。分析该矿煤系地层后发现,在氮气窒息事故发生的地点,煤层上方均有红层。根据地球化学理论,可以认为该矿煤系地层中氮气的来源于红层的氧化作用,即成煤物质中的氮元素在成煤阶段形成NH3,上升遇到红层时,可被红层中的Fe2O3氧化生成N2,并赋存在岩层之中。岩石中赋存的N2可通过断层裂隙进入采矿空间,从而造成氮气窒息事故。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单巯基型单体2-巯基苯并噻唑与甲基丙烯酰氯反应,一步法合成了高折射率甲基烯丙基型含巯酯基单体,合成的单体2-甲基烯丙基苯并噻唑巯酯的折射率为1.661。研究了缚酸剂的种类、甲基丙烯酰氯与2-巯基苯并噻唑的摩尔比对产物产率的影响。通过紫外光固化方法制备了聚(2-甲基烯丙基苯并噻唑巯酯)涂层,并进一步研究了涂层的光学性能和物理性,聚(2-甲基烯丙基苯并噻唑巯酯)涂层2μm处的折射率为1.642,具有高的硬度和良好的附着力,且在可见光区具有高的透过率。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结构对包膜缓释肥缓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发和使用缓控释肥能有效解决普通肥料利用率低以及由于化肥使用过量而引起的环境问题。聚合物包膜型缓控释肥是缓控释肥中的一种,影响其缓释性能的因素如环境因素、包膜厚度、加工工艺等,前人已研究较多。聚合物结构对于缓释性能的影响也很重要,而这方面研究较少。本文主要讨论了聚合物结晶性、分子亲疏水性、分子链柔顺性、交联等结构因素对缓释性能的影响。深入研究聚合物结构对缓释性能的影响有助于缓控释材料的创新;能为聚合物包膜材料的设计、聚合物缓控释肥的研发及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含有羧基的氟碳聚合物电纺纤维毡为载体,采用均匀沉淀法于常温溶液中在纤维表面制备分布均匀、直径50 nm左右的硫化锌-氟碳聚合物电纺纤维复合光催化材料. 在紫外光照220 min时,对次甲基蓝降解的残留质量分数为0.03%,低于同等条件下的纳米ZnS粉体,重复5次光降解其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直接缩聚法合成端羧基乳酸预聚物,以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对其进行扩链,研究了2-甲基咪唑、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乙酸锌和乙酰丙酮锌对扩链反应的催化作用.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跟踪反应过程,利用Kissinger公式和Crane公式分别计算扩链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与表观反应级数.结果表明,4种催化剂作用下...  相似文献   
6.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1,2-二氯乙烷溶液中进行了丙烯酸接枝ABS树脂.红外光谱分析 表明,丙烯酸接枝ABS产物在1717cm“处出现了明显的C=O基吸收峰,证实了丙烯酸接枝到了ABS树脂上. 研究表明,接枝率随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的增加,开始时迅速升高,以后只略有增大.随反应温度的升 高,接枝率增加较快.根据实验结果,推测终止反应主要为接枝链间的偶合终止.最后给出了接枝反应的初始反应 速度公式.  相似文献   
7.
利用丙烯酰氯代替丙烯酸钾与4,4′-二(6-溴己氧基)联苯反应改进了制备4,4′-二[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联苯(BAB6)的合成路线。改进前的反应温度较高,中间产物溶解度小,产物呈淡黄色,收率仅12.4%;改进后在室温反应,中间产物溶解度较高,产物呈白色,收率达到46.8%。采用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对中间体和BAB6结构进行了表征。由改进后合成的单体,制备了具有快速响应的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膜,响应时间约2ms。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结果表明,PDLC中形成了聚合物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8.
以硝酸铋为铋源、硫脲为硫源,分别以小分子有机物-巯基乙酸、柠檬酸及聚合物半导体-羧基化PPV(羧基化的聚对苯乙炔)为模板,利用水热反应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Bi2S3微晶,并对产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UV-Vis-Near-IR)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2S3微晶为斜方晶系的辉铋矿;在巯基乙酸的作用下,Bi2S3排列成直径约为2~3 μm的花状微晶;在柠檬酸的作用下,Bi2S3晶体呈絮状,结成直径约为2μm左右的绒球;在羧基化PPV的作用下,Bi2S3构成直径约为2μm的绒球.通过由UV-Vis-Near-IR光谱绘制的(αhv)2~hv曲线图计算得到,在不同有机物模板作用下得到的Bi2S3微晶的能带间隙均大于无模板作用得到的Bi2S3,且羧基化PPV的作用效果优于小分子有机物,使能带间隙提高为1.64 eV.  相似文献   
9.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 ( BPO)为引发剂 ,在 1 ,2 -二氯乙烷溶液中进行了丙烯酸接枝 ABS树脂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丙烯酸接枝 ABS产物在 1 71 7cm- 1处出现了明显的 C=O基吸收峰 ,证实了丙烯酸接枝到了 ABS树脂上 .研究表明 ,接枝率随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的增加 ,开始时迅速升高 ,以后只略有增大 ;随反应温度的升高 ,接枝率增加较快 .根据实验结果 ,推测终止反应主要为接枝链间的偶合终止 .给出了接枝反应的初始反应速度公式  相似文献   
10.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1,2-二氯乙烷溶液中进行了10*十一烯酸接枝ABS树脂反应,并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接枝聚合物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十一烯酸接枝ABS产物的红外光谱图中在1717cm^-1和1273cm^-1处出现了明显的C=O和C-O基团吸收值,证实10-十一烯酸接枝到了ABS树脂上;接枝率随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单体浓度的增加,接枝率初始时增加较快,至0.30mol/L后降低,接枝很可能是通过10-十一烯酸均聚合自由基对ABS中丁二烯部分的双键加成而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