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综合类   26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 2 2 4口井的实际资料 ,结合地层沉积特征和地震剖面解释结果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部地区Es1+ 2 /Es3 不整合面的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及岩性组合特征进行了平面规划及分类 ,探讨了该不整合面与油气运聚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不整合面在油气运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由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及岩性配置所决定。研究区凹陷北部茨 5 9井—茨 80井、龙 12井—龙 2 4井等区域为寻找不整合面之下遮挡油气藏的有利地区 ,茨 6 7—茨 6 15区域是该不整合面之上油气聚集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2.
运用丰富的三维地震资料,通过断裂体系静态刻画和动态分析,对番禺4洼断裂发育的时空差异性及构造转型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控于滨(环)太平洋、特提斯-喜马拉雅两大构造域的区域演化背景,番禺4洼新生代断裂体系发育时空差异性明显;拉张裂陷期(E2w—E2e)经历了由NE向断裂控洼到NWW、近EW向断裂控洼的转变,裂后拗陷期(E3z—N1z—N1h)断裂活动减弱、消亡,构造活化期(N1y—Q)表现为先期发育的NWW向、近EW向断裂复活和新的近EW向断裂的产生,且走滑特征明显;现今断裂体系特征体现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3.
济阳坳陷新生代构造沉降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回剥技术计算了济阳坳陷中4个主要凹陷的40余口井的构造沉降史,并通过与有限拉张模型对比,估算了单井的拉张系数.沉降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以来,济阳坳陷的沉降基本上与断陷-坳陷的构造背景相吻合;断陷期东营凹陷拉张量最大,惠民凹陷次之,车镇凹陷最小,最大沉降中心由西南向东北逐渐迁移;各凹陷单井的拉张系数受到控盆断裂的影响;距今14 Ma以来沉降加速,高沉降速率有随时间从坳陷东北部向西南部推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油气沿断裂走向运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断层活动性、断裂走向联井测线资料、断裂带内部结构及其与砂体的匹配关系、油藏分布特征等对惠民凹陷唐庄 肖庄地区油气沿断裂走向运移进行研究,并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对运移路径的评价结果进行佐证.研究结果表明:断裂是具有一定体积和复杂内部结构的三维地质体,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油气在断裂纵向、横向和走向上均具有运移分量;油气沿断裂走向运移方式可分为断裂内部输导脊运移和砂体-断裂输导脊运移;断裂活动的不同时期,油气沿断裂走向运移分别以不同的输导方式为主且是逐渐过渡的,断层活动期、静止初期或短暂静止期以断裂内部输导脊运移为主,长期静止时通过砂体 断裂输导脊运移为主.  相似文献   
5.
基于"海?陆"不同矿区地震解释资料的统层处理,对渤海海域西南部古近纪幕式裂陷的构造变革特征开展系统研究,通过与陆上济阳坳陷对比分析,识别出对"海?陆"不同坳陷"穿时"的构造变革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盆地的发育演化体现多幕式的伸展过程与走滑变形的叠加效应.受控于始新世中—晚期全球板块的重组及其诱导的郯庐...  相似文献   
6.
地层间断面的时间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层中的间断面代表了一段缺失(或无记录)的地质历史,不同类型的间断面通过不同类型的地层不整合表现出来。其代表的时间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剥蚀掉的沉积物沉积所需的时间,剥蚀提这些沉积物所需的时间及无沉积间断的时间。不同间断面具有不同的时间结构简单元组合。文中介绍了有关剥蚀量的估算、剥蚀开始的时间及无沉积间断时间的定量研究方法,并对目前间断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地层中的间断面代表了一段缺失(或无记录)的地质历史,不同类型的间断面通过不同类型的地层不整合面表现出来。其代表的时间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剥蚀掉的沉积物沉积所需的时间,剥蚀掉这些沉积物所需的时间及无沉积间断的时间。不同间断面具有不同的时间结构单元组合。文中介绍了有关剥蚀量的估算、剥蚀开始的时间及无沉积间断时间的定量研究方法,并对目前间断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残留盆地展布、地层发育特征以及控盆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恢复了华北东部侏罗—白垩纪的原型盆地格局。研究表明,早—中侏罗世,华北东部处于古亚洲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演化的过渡阶段,为弱挤压成盆期,发育中小型山间盆地,早期盆地走向以近EW向为主,晚期NNE向盆地更为发育;盆地早期的沉积表现为对印支期造成的低洼地区的充填,晚期则表现为披覆式沉积。晚侏罗—早白垩世,华北东部构造演化主要受滨太平洋构造域的控制,进入大规模裂陷或断陷盆地发育阶段,火山活动强烈,原型盆地的展布具有明显分区性,受NW/NWW向、NE/NNE向断裂系统的控制,拉张断陷、拆离断陷、反转断陷及走滑拉张型盆地在不同的地区分布。晚白垩世,华北东部隆起剥蚀,仅少数地区沉积充填。  相似文献   
9.
东营凹陷孔店期-沙四早期构造格局恢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综合利用地震、录井、测井等资料,通过断裂体系的静态描述和动态解析,结合现今残留地层特征、地层剥蚀特征及原始厚度恢复,对东营凹陷孔店期-沙四早期原始构造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孔店期-沙四早期是东营凹陷构造应力场的转变时期,新产生的北东东向断裂和继承性活动的北西向先存断裂构成了该时期的控盆断裂体系,控制了该层系的原始沉积,形成了北断南超的断陷盆地,呈现"盆岭相间"格局;东营凹陷在孔店期-沙四早期全区均接受了原始沉积,形成陈南断层下降盘地区、博兴洼陷和林樊家地区3个次洼,林樊家凸起和青城凸起尚未形成;沉积期以及沉积后断裂体系的持续活动造成了原始地层被切割、改造,在凸起区、断层上升盘及南部缓坡区形成了缓坡带、堑垒带和断块的剥蚀,剥蚀厚度等值线呈近东西向展布。  相似文献   
10.
利用钻井、测井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基于沉积埋藏史和生烃史研究,结合油气来源,分析沾化凹陷三合村洼陷油气成藏过程。结果显示:三合村洼陷存在3种原油类型,油气主要来自于渤南洼陷,油气成藏经历了东营组成藏期、馆陶组成藏期和明化镇组成藏期3期成藏;东营组成藏期形成的油藏原油源于沙四上亚段成熟烃源岩,此时垦西低凸起还未成型,来自渤南洼陷的油气以断裂侧向-不整合型二元输导体系沿斜坡带运移至三合村洼陷沙三段及以下地层中成藏,并在后期由于硫化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发生稠化;馆陶组成藏期形成的油藏原油源于沙四上亚段和沙三段烃源岩,此时垦西低凸起已成型,来自渤南洼陷的油气主要以网毯模式运移至沙三段以上地层中,在后期发生生物降解作用而稠化;明化镇组成藏期形成的油藏原油源于沙三段成熟烃源岩,同样以网毯模式运移至三合村洼陷,主要在新近系成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