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7篇
化学   201篇
物理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水中,以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与硫酸铜反应,制得新配合物Cu(C10H8N2O4)(H2O)2(C10H8N2O42-为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负离子),并以水为溶剂培养了单晶,测试了晶体结构,该单晶为深绿色,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a=1.1297(1)nm,b=0.9824(8)nm,c=2.1973(3)nm,β=91.91(8)°,V=2.43749(8)nm3,Z=8,μ=1.817mm-1,Dc=1.743Mg·m-3,F(000)=1304,R=0.0264,wR=0.0654,GOF=1.052。其测试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Cu2+处于五配位的四方锥配位环境,配位原子分别来自1个三齿配体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负二价离子的2个O原子和1个N原子,2个水分子中的O原子,其中1个水分子的O原子处于四方锥的锥顶,锥底的配位原子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对该配合物所作的皿内抑菌试验和盆栽活体实验表明,配合物对小麦条锈病、白菜黑斑病及辣椒疫霉菌等分别有96%、89%、100%的抑制率,且有一定的助长作用。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铜(II)与羟基丁二酸和2,2'-联吡啶形成的配位聚合物{[Cu(malate)(2,2'-bipy)]•3H2O} (其中malate=羟基丁二酸根, 2,2'-bipy=2,2'-联吡啶), 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了单晶结构, 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等研究. 配合物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1)/c; 晶胞参数: a=0.70132(10) nm, b=1.9730(3) nm, c=1.18998(16) nm, β=94.551(3)°; Z=2; 最终偏离因子R=0.0483. 配合物中每个铜(II)原子与来自2,2'-联吡啶的两个氮原子和两个羟基丁二酸根的三个氧原子配位, 形成畸变的三角双锥结构单元. 每个羟基丁二酸根以R构型方式桥联两个三角双锥结构单元, 沿a轴方向无限延伸形成一维链. 两条平行链以面对面的方式重叠, 彼此吡啶环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 加之C吡啶环—H…O羧基弱相互作用形成新颖的梯状双链结构, 比邻的梯状双链又通过分子间O羟基-H…O羧基氢键沿a轴方向共同构筑了具有隧道的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3.
在无水乙醇中, 用铜试剂(NaEt2dtc•3H2O)和邻菲咯啉(o-phen•H2O)分别与13种低水合氯化稀土合成了三元固态配合物(其中5种尚未见文献报道), 确定它们的组成可用通式RE(Et2dtc)3(phen)表示. IR光谱表明配合物中RE3+与3个NaEt2dtc中的6个硫原子双齿配位, 同时与o-phen中的2个氮原子双齿配位. 用RD496-Ⅲ微量热计测定了298.15 K下13种水合氯化稀土盐及两个配体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焓, 两个配体醇溶液的混合焓及13种化合物液相生成反应的焓变, 并通过合理的热化学循环, 求得了标题配合物的固相生成反应焓变; 测定了标题配合物298.15 K的比热容. 用RBC-II精密转动弹热量计测定了标题配合物的恒容燃烧热, 计算了它们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和标准摩尔生成焓. 发现系列配合物RE(Et2dtc)3(phen) (RE=La, Pr, Nd, Sm~Lu)的多项热化学性质, 如低水合氯化稀土盐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焓以及配合物的液相生成反应焓变和固相生成反应焓变、常温比热容、标准摩尔燃烧焓和标准摩尔生成焓都与稀土原子序数作图呈现“三分组现象”. 较集中地反映出配合物中RE3+与配体间的化学键有一定程度的共价性, 这是由于稀土离子5s25p6轨道对4f电子的不完全屏蔽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氧化三甲胺Me3NO与羰基簇合物M4(CO)12-nLn(M=Co,Ir;n=1,2;L=磷配体)的氧转移反应动力学,讨论了反应机理。反应符合二级速率方程:r=K2[Me3NO][M4(CO)12-nLn]M4(CO)12-nLn的氧转移反应活性呈现如下顺序:中心元素不同时Co4(CO)12-nLn<Ir4(CO)12-nLn;取代配体不同时M4(CO)12-n(P(OMe)3)n>M4  相似文献   
5.
铅系弛豫铁电陶瓷钨铁酸铅Pb(Fe2/3W1/3)O3(PFW)是一种重要的介电材料,具有较大的介电常数(8000)和较低的烧结温度(小于900℃),适用于制备低烧高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犤1~4犦。在传统氧化物法合成PFW的过程中,易生成恶化介电性能的钨酸铅(PbWO4或Pb2WO5)或焦绿石相(Pb2FeWO6)等其他相犤3,4犦。尽管通过加入过量5%的Fe2O3可以消除这些其他相,但因含较多的变价铁离子(Fe3+和Fe2+)而产生介电老化的缺点犤5犦。虽然二次合成法被广泛用于制备铅系弛豫铁电陶瓷犤6犦,但对制备PFW陶瓷的效果并不明显,仍有少量的钨酸铅PbWO4存在,并且预烧…  相似文献   
6.
钾镁氯化物(硫酸盐)与脲、水体系的溶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导了KCl-MgCl2-CO(NH2)2-H2O和K2SO4-MgSO4-CO(NH2)2-H2O两个四元体系在25℃时的溶度及其饱和溶液的折光率、密度,相应的溶度图和组成-折光率、组成-密度图.前一体系中形成3个三元化合物:MgCl2·4CO(NH2)2·2H2O、MgCl2·CO(NH2)2·4H2O和KCl·MgCl2·6H2O溶度盐份图由9支共饱线、4个四元无变点组成.四元体系的水量图、性质-组成图有类似的变化.后一体系中有2个异成份溶解化合物MgSO4·CO(NH2)2·2H2O和K2SO4·MgSO4·6H2O形成,溶度等温图由7支双饱溶度线、3个四元无变点组成.对两个体系相图的相似性和差异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干燥氮气气氛下,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制备了低水合氯化钕与二乙氨基荒酸二乙铵(D-DDC)配合物,确定其组成为Et2NH2[Nd(S2CNEt2)4].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中4个二乙氨基荒酸根各通过2个硫原子与钕离子成键形成八配位十二面体阴离子,并与二乙铵阳离子形成缔合型分子.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1.37517(14)nm,b=2.1146(2)nm,c=1.44641(15)nm,β=102.028(2)°,Z=4.用微量热法测定了298.15K下水合氯化钕和D-DDC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焓及二乙氨基荒酸钕液相生成反应焓变分别为(-17.89±0.096),(50.280±0.151)和(-10.116±0.065)kJ/mol,求得固相生成反应焓变.  相似文献   
8.
尽管文献报道了三甲胺氧化物与Mn、Co、Ni、Zn、Cd、Cu等多种离子在有机溶剂中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但对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远不如芳香族杂环化合物那样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本文研究了它与希土元素形成配合物的合成和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9.
Two novel supramolecular complexes [Cu(bpapa)(dhbd)]·CHaOH (1) and [Cu(bpapa)(ma)]·ma (2) (bpapa= bis[6-(2-pyridylamino)pyrid-2-yl]amine, dhbd=2,3-dihydroxybutanedioate dianion, ma=a-methacrylate) were rationally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IR, electronic spectroscopy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es. Complex 1 was the first oligo-a-pyfidylamino complex based on hydroxypolycarboxylate and self-assembled into a 3D honeycomb configuration network with open channels and tubes containing 1D ladder-shaped double chains formed by hydrogen bonds and aromatic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Complex 2 constructed a 2D supramolecular network extended by 1D chains from dimeric supramolecular synthon through noncovalent supra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 the two complexes, the chelating monohelical ligand adopted all-anti configurati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were applied to 1 and 2.  相似文献   
10.
大一化学实验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了理科化学本科首门化学实验课———大一化学实验亟需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大一化学实验课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并入化学分析实验,引入“量”的概念,构建无机合成与化学分析的综合实验,并将元素性质实验以实验要点形式编写成开放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