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人性之善恶的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人性善恶之辨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的人的社会性本质理论,"现实中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思考人性之善恶问题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观的内容主要包括:善恶观念的来源问题,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的问题,善恶观念的本质内容问题,善与恶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关系问题,善恶评价的根据问题。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之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科学性、实践性、辩证性、前瞻性。要科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之辨的内容和特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和谐生命观是逻辑的必然和历史的选择。和谐生命观的内容主要包括平等基础上的人本观,觉人.利他的价值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全新的健康观,合理的财富观。和谐生命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坚持和谐生命观可以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推进社会主义四大文明建设。和谐生命观也是建立健康、幸福人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自我意识是人的存在的本质,自我意识的本质是死亡意识。通过体验死亡,思考死亡可以建构起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智慧。中世纪的上帝随着人的理性和意志的恢复已离我们远去,但理性和意志给世界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导致了人自身的堕落。道德的本质是自律,自律源于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就是人的信念和信仰。面对出生和死亡,我们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观和死亡观,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儒、道、佛三家。儒家文化是入世的,主张通过道德完善,完成理想抱负来实现生命价值。道家文化是避世的,主张"无为"之为,"无用"之用,生命之价值就是"道"和"自然"的价值。佛家文化从出世中寻求入世的价值,认为生命的价值体现于它轮回的整个过程之中。这是对儒道生命价值学说的交融和超越。五四运动的文化洗礼造成了传统生命价值观的深刻变化。后现代化时代构建的生命价值观必须坚持四个方面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