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化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针对低信噪比和小快拍数情况下宽带信号源数目较难精确估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盖氏圆方法的宽带信号源数目估计算法(GDECSM)。盖氏圆方法通过利用盖氏半径对矩阵特征值范围的限定关系,能有效区分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在宽带信号源数目估计中能够产生良好的检测效果。仿真实验表明,与基于AIC准则的宽带信源数目估计算法(AICCSM)相比,GDECSM算法在低信噪比和小快拍数时都具有更高的检测概率,运算复杂度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我国林业调查管理基本现状,归纳已有研究及相关标准文件,得到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程度及成灾诊断模型,以Visual Studio和Arc GIS Engine为主要开发平台,集成数据查询、统计、专题图以及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程度及成灾诊断等功能,建立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程度及成灾诊断系统.该系统采用灵活的灾害诊断算法,便于标准的更新,减少后续程序代码的修改,实现了信息可视化以及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程度及成灾诊断功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认知无线网络中次级用户通信性能优化问题,以最大化次级用户的传输速率为目标,研究引入协同通信的认知网络中协同节点选择和发送功率分配问题.通过引入中断概率增量因子,简化主用户接收机中断容量损失受限的约束条件,同时依据目标函数的不同将问题分解,对形成的原优化问题进行了有效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实现了最优的功率分配和协同节点选择,在保护主用户通信业务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了次级用户的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4.
碳纳米管及石墨烯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化学稳定性以及高耐蚀性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吸附材料。分子模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丰富了人们对吸附机理研究的方式,而简单气体吸附体系的吸附机理研究对吸附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单壁碳纳米管(SWCNT)-N2吸附体系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透射扫描电镜和氮气吸/脱附测试对所选用碳纳米管的微观孔形貌及吸/脱附等温线进行了表征,然后根据对应孔径参数采用巨正则蒙特卡罗方法对该体系的吸附过程进行了分子模拟,并详细研究了碳纳米管孔径和温度对该体系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SWCNT孔径越小,吸附能力则越强;孔半径为0.746nm的SWCNT的吸附体系发生凝聚相变的临界温度为66K。通过对等量吸附热进行计算发现,孔半径0.746、1.15、1.56和1.83 nm的SWCNT-N2吸附体系对应的初始固-液等量吸附热分别为10.9、9.2、8.6和8.4 kJ/mol。67.5K时,孔半径1.56和1.83 nm的吸附体系的等量吸附热有热峰出现。  相似文献   
5.
高中阶段分子结构这部分内容与立体几何构型联系紧密。学生学习了Na—Cl、CsCL、金刚石、石墨、干冰等分子结构后,为便于学生复习这部分内容,提高学生能力,有必要挖掘、总结这些内容。  相似文献   
6.
采用巨正则蒙特卡罗方法对单壁碳纳米管-水吸附体系进行计算模拟,通过对吸附和脱附等温线、局部密度分布、等量吸附热等进行表征,系统研究298 K时孔长、孔径以及表面强度对孔隙内水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孔径效应对孔内水吸附行为影响显著,随着孔径逐渐增大,水分子先后以单链水、双链空心水环、水团簇的排列状态在孔内完成吸附。孔长在4~8 nm范围内时,随着孔长变大,发生吸附的初始压力越来越小,但当孔长增加到10 nm时,其对初始吸附压力的影响不再明显。最后,随着表面强度增大,发生水吸附的初始压力越来越小;同时,较小表面强度水分子的毛细蒸发相变过程瞬间完成,而当表面强度提高到40 K时,毛细蒸发相变过程则呈现出连续、逐渐完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