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0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克文 《大学化学》1992,7(2):20-23
从群论角度出发,讨论了对称性概念、分类以及原子轨道对称性匹配的确切含义,并指出了“同号重叠”作为对称性匹配判据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别用微波法和前驱物法合成了ZrW0.8Mo1.2O8的四方相,该相尚未见公开报道.对其进行了XRD分析和指标化.对比了两种合成方法和合成产物的形貌,阐明了微波合成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展示国内开设的AP化学课程中"电解"的课堂实录,体现其"追求卓越,激发潜能"的课程理念,并从实验方法创新、化学探究能力培养、先修课程开发等3个方面进行反思并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4.
二茂铁是一种结构很特殊的化合物,它的发现在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简介了二茂铁的发现、结构确定、制备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化学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本文对化学教育学的研究范围,理论基础,与其他相关科学的关系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了当前高师化学系课程结构改革中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结构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刘欢  刘克文 《化学教育》2014,35(24):1-6
史蒂芬·赫尔(Stefan W. Hell)、埃里克·本茨格(Eric Betzig)和威廉·默尔纳(William E. Moerner)因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方面的贡献共享了201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使用荧光分子和特殊的光物理原理,巧妙地突破了普通光学显微镜无法突破的"阿贝极限",其开创性的成就使光学显微技术发展为"显纳"技术,能够窥探纳米世界.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下村修、马丁.查尔菲和钱永健3位科学家在绿色荧光蛋白质的发现和开发方面的卓越贡献,阐述了绿色荧光蛋白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应用等。  相似文献   
9.
张宁  刘克文 《化学教育》2008,29(2):71-72
格氏试剂的发现是20世纪初有机化学合成研究中的重大发现之一,它促进了有机化学合成的发展,发现者格林尼亚因此而获得19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带式烧结机烧结过程变化与机尾断面象之间关系的分析,撮了断面图象的一次特征,并确立了基于过程机理的一次特征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二次特征提取,所提取的二次特征能够从4个方面对烧结过程进行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