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侯福志 《天津科技》2003,30(2):48-49
所谓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或岩石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当生物遗体或遗迹被岩土覆盖后,其硬体和遗迹部分在岩石、地下水的长期交换作用后,逐步固结石化便形成了化石,如骨骼、牙齿、甲壳、脚印等,包括遗体化石、遗迹化石(粪便、脚印)、活体化石(保存在冻土层中的猛犸象)三类。 据报载,2002年10月,在辽宁西部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一枚带羽毛的恐龙化石,科学家据此得出结论:在1亿年前,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类似于鸟类的会飞的恐龙,这是化石应用的一个典型事例。其实,化石的用途还有许多呢!  相似文献   
2.
侯福志 《天津科技》2006,33(2):19-20
近几年来,河道改造给本市城市建设平添了一道亮色,津门父老对市政府保护水环境的明智之举,无不拍手称快。但天津水面百年来的减少趋势,仍使人们心存疑虑。“水漫东西淀,春生大小沽”,“十里鱼盐新泽国,二分烟月小扬州”。津门一地,不是江南胜似江南。这些诗句足可以说明从前天津的水乡特色非同一般。然而,近百年来,天津市的水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一点就是古水面的消失,足令天津的水都风貌减色不少。  相似文献   
3.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这是白居易对温泉美容养颜功效的形象化描述.如今,在天津市,温泉已不是个别人的专利,普通百姓同样可以象过去的贵族一样享受温泉带来的方便和快乐.  相似文献   
4.
近几个月来,数家新闻媒体多次报道本市珍贵的地质遗迹--天津贝壳堤受到破坏的消息.早在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就得出天津平原为"退海之地"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笔者此处所言"宝贝"绝非是形容词,而是指黄金、白银等珠宝资源.这些资源的共同特点是:美丽、稀缺和耐久,可广泛用于珠宝首饰和工艺美术加工.  相似文献   
6.
珠宝四题     
侯福志 《天津科技》2005,32(1):48-49
如何给珠宝称重 当您购买珠宝的时候,都会听到一个洋名——“克拉”。克拉是重量单位,源于希腊文,英文名字是Carat,符号为“ct”。据传在欧洲地中海东岸(一说印度),生长着一种“角豆树”,该树的种子叫克拉,其重量比较均一,约为200毫克左右,故古人喜欢用其作为宝石称重的标准砝码,在给宝石称重的时候,用了几颗种子其重量就是几克拉,这种用克拉来表示重量的方法一直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7.
侯福志 《天津科技》2002,29(6):41-42
2004年,天津将迎来建城600周年纪念日.人们喜欢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城市的演变和未来发展,但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地质和资源.从这一视角观察,天津又是怎样一种面貌呢?  相似文献   
8.
位于天津北部的盘山,历史上曾被列为中国15大名山之一。盘山有山、水、林、泉、石构成的自然景色,尤以“五峰”、“八石”、“三盘”称绝,雄伟险峻,婀娜多姿。盘山不仅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作为名山,还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盘山在唐朝时就是著名的佛教胜地,鼎胜时期建有72座佛寺,13座古塔,并因之有“东五台”之称。纪晓岚曾写过一首《次韵张晴溪孝廉〈过盘山〉》:“山光春染黛,云气晓生衣。路转千峰合,泉鸣一练飞。”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以及王士贞、顾炎武等许多文人都曾经到过盘山。康熙皇帝曾9次光顾盘山,乾隆皇帝游历盘山有28次之多。  相似文献   
9.
侯福志 《天津科技》2003,30(1):37-38
地热是集矿、热、水为一体的综合性矿产。它是地质时期由岩石、水热、构造等地持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的自然资源。几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利用热。但主要局限于洗浴、医疗和提取食盐。真正大规模、全方位开发地热资源则是近百年的事情。 地热发电快速发展 地热按照温度可划分为高温地热(150℃以上)、中温地热(90~150℃)、低温地热(25~90℃)3个类型。超过沸点的中、高温地热(蒸汽),不能直接利用,但可以用于发电。地热发电始于20世纪初,意大利在拉德瑞罗地热田,首次运用汽轮机进行发电试验,点亮了试验用电灯,拉开了地热发电事业的序幕。全意大利现共有  相似文献   
10.
侯福志 《天津科技》2005,32(3):57-5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品味的提升,赏石活动在国内许多城市成为一种潮流。各类奇石市场陆续兴建,各种赏石组织接连成立,藏石、购石、赏石成为都市人的一种新时尚,已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华奇石文化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