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6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合成了五种新型双仲胺型氦杂冠醚,研究了它们对过渡金属离子进行液—液萃取,并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浓度。实验结果表明:这类冠醚对Ag ̄+、Pd ̄(2+)、和Pt ̄(4+)等贵金属离子有较强的选择配位性能,对选择性分离这些金属离子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1-芳基含硫(氧)酮肟与相应的拟除虫菊醇卤化物在氢氧化钠和相转移催化剂条件下反应或1-芳基含硫(氧)酮肟与相应的拟除虫菊醇卤化物的三乙基季胺盐在氢氧化钠条件下反应, 合成了1-芳基含硫(氧)酮O-苄基肟醚C1~C96共96个化合物. 它们的结构经质谱, 1H NMR, IR和元素分析确证. 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类化合物对鳞翅目和同翅目害虫表现出显著活性, C74和C93对粘虫、叶蝉的活性[LC50/(mg•L-1)]分别为1.4, 0.63和0.31, 1.2. 优于对照药氰戊菊酯.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湄洲湾南北岸规划中的北岸区域景观进行格局研究,本文根据2000与2010年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得到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再运用ArcView软件对分类后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进行景观指标和景观格局的分析,根据区域景观分析的量化结果,综合分析土地利用/覆盖的动态,并结合区域规划,探讨其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从长三角区域成长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系统地分析了其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经历了极核式、点轴式、网络式空间结构三种形式,最终形成了以沪宁杭为骨架的高度一体化区域.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有利于我们在更高的层面上理解长三角区域在中国乃至国际的影响,从而对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教学设备能效产出模型与度量方法未考虑教学设备功率的动态性,导致构建的能效产出模型无法充分反映云计算环境下教学设备整体能效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新的云计算环境下教学设备能效产出模型与度量方法.通过"性能"和"能耗"两个指标对云计算环境下教学设备的能效进行综合评价,用单位时间教学设备的总"性能"与总"能耗"之比对能效进...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由两支光纤激光器通过耦合器组成的迈克尔逊腔型光纤激光器阵列,实现了相干合成输出,相干合成功率与完全相干合成的理论值偏差约9%。研究了子激光器功率差对低损耗端口相干合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子光纤激光器功率差减小时,耦合效率增大,理论与实验偏差减小,泵浦效率增大,输出功率增大,光谱中心波长基本不变;子激光器功率越大,子激光器功率差对以上物理量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7.
茆勇军  何海军 《化学通报》2014,77(10):950-950
4-羟基喹啉类[4-hydroxyquinolines或4(1H)quinolones]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在抗疟、抗癌、抗菌、抗病毒、抗糖尿病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4-羟基喹啉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包括热环合、碱环合和还原环合等。  相似文献   
8.
楠竹锚固技术是处理纵向裂隙引起的大型土遗址稳定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此类锚固系统传力机理尚不明确,成为制约其科学化、规模化应用的瓶颈。通过现场拉拔试验研究锚固界面力学行为,将识别出的完全脱粘现象通过摩擦段后的零剪应力段进行表征,建立适用于此类锚固界面的修正三线型粘结-滑移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ANSYS中非线性弹簧单元的锚固界面力学行为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锚固系统传力机理。最后,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锚杆/浆体界面的滑移失效是锚固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此类界面微段的受力过程可分为弹性、软化、摩擦和完全脱粘四个阶段,随荷载增加锚固界面高应力区逐渐由加载端向锚固端转移,界面进入完全脱粘阶段后剪应力趋近于零,极限锚固力和有效锚固长度均存在临界值;第一锚固界面传递至第二锚固界面的剪应力非常有限,遗址土体应力处于较低水平。研究结果能够为基于“安全第一,最小干预”原则的土遗址文物锚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Strobilurins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 设计并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肟醚Strobilurins类衍生物, 其化学结构经1H NMR, IR, HPLC/MS和元素分析表征. 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 如6b~6d和6h在500 μg/mL浓度下对小麦白粉病菌的防效达90%以上, 同时, 6c和6d对稻瘟病菌的抑制率也达90%以上, 其中, 化合物6c在25 μg/mL的浓度下, 对小麦白粉病菌的防效仍达72%.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找高效、安全、经济的除草活性化合物, 设计并合成了9个新的2-[2-(烷氧羰基苯氧羰基)苯氧基]-4,6-二甲氧基嘧啶类化合物, 其化学结构经IR, 1H NMR, LC/MS和元素分析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类化合物在有效成份2250 g/ha剂量时, 对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都具有良好的除草活性, 抑制率达90%以上. 其中5b, 5e, 5h在187.5 g/ha剂量时, 仍具有良好的除草活性, 抑制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