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13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33篇
化学   22760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28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113篇
物理学   9728篇
无线电   84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90篇
  2011年   4447篇
  2010年   695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3263篇
  2007年   3235篇
  2006年   3142篇
  2005年   3097篇
  2004年   2453篇
  2003年   1787篇
  2002年   1515篇
  2001年   994篇
  2000年   1213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484篇
  1995年   326篇
  1994年   426篇
  1993年   508篇
  1992年   494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226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140篇
  1986年   133篇
  1985年   161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20篇
  1975年   16篇
  1974年   11篇
  1973年   11篇
  1966年   9篇
  1948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发明论述供脉冲转发式干扰机使用的可变延时装置。雷达距离跟踪系统可用这样的方法来干扰,即对于所接收的雷达系统的每一个脉冲,干扰机发射一相似的干扰脉冲,只要干扰脉冲比目标回波脉冲强得多,并且相对于目标回波脉冲稍有延迟。而且,通过增加干扰脉冲(它构成假目标)的时延可以使距离跟踪系统跟随此假目标直到丢失真目标。如果距离跟踪系统是火控系统的一部分,则被控武器要么不开火,要么就向假目标开火。在目前完成这种干扰的设备中,给一固定周期设置了一个起始延迟,在起始延迟之后,  相似文献   
2.
四、带通滤波器由本文第二部分可知,SAW带通滤波器设计的主要问题是推导合适的脉冲函数h(t),h(t)通过傅里叶变换与滤波器频率响应H(f)联系起来.通常,h(t)为无限值,所以必须对它截断,带通滤波器的实现.有限脉冲响应函数(其傅里叶变换给所需的“理想”频率响应以最佳近似值)的推导过程曾经是七十年代的主要研究课题.根据研究,几种非常有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在目前已普遍采  相似文献   
3.
这个RISC微控制器是为了控制电池的充电而设计的,它运行的控制算法对它的16位ADC所采集的模拟数据进行处理与从前的运算放大器一样,嵌入式系统的微控制器现在也是显而不露,应用广泛。为了处理现实世界(模拟)任务,设计人员在微控制器中增加厂各种模拟功能如比较器、数模转换器(DAC)和模数转换器(ADC)。另一方面,基于微控制器的大多数ADC目前已提供8位或10位的分辨率。芯片上的ADC均采用切换式电容逐次逼近寄存器(SAR)结构。MicrochipTechnology公司是专用8位微控制器的主要生产…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ADC技术可以满足明天的需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处理器被嵌入到系统中去,起支持作用的ADC将能承担任何任务Frank Goodenough虽然模数转换器(ADC)很少成为耀眼的明星,但它是数字控制电路必不可少的器件。那么,ADC是将被集成在微控制器或...  相似文献   
5.
Behavior of the Coulomb energy difference for light nuclei is explained in terms of the different values of the average Coulomb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particles.Coulomb energy difference according to shell model of light mirror nuclei in the Coulomb and exchange integrals in the formula can be explained with exponential-type wavefunctions.In this study,using the one-center expansion of exponential-type wavefunctions in terms of Slater-type orbitals with the same center,we derived formula for Coulomb energy difference of light mirror nuclei.  相似文献   
6.
Pre—Separation Axioms in Fuzzifying Topolog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oductionYing[5,6 ] introduced and elementally developed so called fuzzifying topology with the semanticmethod of continuous valued L ogic.Shen[7] introduced and studied T0 -,T1-,T2 (Hausdorff) -,T3(regularity) -,T4 (normality) -separation axioms in fuzzifying topology.In [3 ]the concepts of thefamily of fuzzifying pre-open sets,fuzzifying pre-neighbourhood structure of a point and fuzzifyingpre-closure are introduced and studied.It is worth to mention that pre-separation axioms are …  相似文献   
7.
用原位IR研究了CO在Co/SiO_2催化剂上的吸附,并考察了吸附的CO与H_2、H_2O的相互作用。CO在Co/SiO_2上的吸附显示出四种不同的吸收峰。2002、2027cm~(-1)归属于端基CO吸附;2120cm~(-1)归属于CO在钴离于上的吸附;1870cm~(-1)为CO的桥式吸附;1720cm~(-1)则为多中心吸附。当温度高于370K时,吸附的CO会完全脱附。H_2与吸附的CO相互作用可削弱CO吸收峰的强度,并逐步在低波数(1980cm~(-1))处产生一个小肩。水与吸附的CO相互作用产生一种甲酸基物种(1585、1390cm~(-1))。该物种被认为是Kòlbel-Engelhardt反应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8.
The notion of a fuzzy retract was introduced by Rodabaugh (1981). The notion of a fuzzy pairwise retract was introduced in 2001. Some weak forms and some strong forms of α-continuous mappings were introduced in 1988 and 1997. The authors extend some of these forms to the L-fuzzy bitopological setting and construct various α-fuzzy pairwise retracts. The concept of weakly induced spaces in the case L = [0,1] was introduced by Martin (1980). Liu and Luo (1987) generalized this notion to the case that L is an arbitrary F-lattice and introduced the notion of induced L-fts. Several results are obtained, especially, for L-valued pairwise stratification spaces.  相似文献   
9.
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节目,以便使听众获得一种新的受教育和娱乐的机会。自动化现代的广播事业中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若需增加人员和预算时,自动化是一种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纳米硅薄膜光吸收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湘娜  何宇亮  F. WANG  R. SCHWARZ 《物理学报》1993,42(12):1979-1984
用恒定光电导法测量了纳米硅(其晶粒尺寸为3-5nm,晶态成分比Xc为45%—50%)薄膜在0.9—2.5eV范围的光吸收谱。分析了在不同光子能量范围可能存在的对光电导作主要贡献的几种光跃迁过程,以及随着Xc的增加,材料由非晶、微晶转变为纳米硅薄膜时光吸收谱的变化。发现纳米硅晶粒之间的界面区(平均厚度约为1nm)中载流子的跃迁及传输过程对整个范围的光吸收谱起主导作用。联系纳米硅的这种特殊结构解释了有关实验结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