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物理学   2篇
无线电   5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研究新型的红色荧光粉并提高其发光强度,采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 Ca0.88-xZnxMoO4:0.08Eu3+ (x=0.0%,5%,10%,15%,20%,30%,40%,50%,60%,80%) 系列红色荧光粉,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进 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当Zn的掺杂量达到20%时,钼酸钙晶体结构开始发生改变, 当Zn的掺杂量为15%时,红色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最大。Ca0.88-xZnxMoO4:0.08Eu3+的激 发光谱在200~350nm波长处出现宽带吸收,归属于Mo-O的电荷迁移 ,位于395nm和465nm波长左 右的吸收峰分别对应于Eu3+7F05L67F05D2特 征吸收峰,能够很好地与近紫外和蓝光LED芯片相匹配。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系列以ZnWO4基质、Dy 3+,Eu3+作为激发离子的白色荧光粉, 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对荧光粉的物相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在 387nm波长激 发下,Dy3+的2F96H15/2跃迁的蓝光发射及2F9→ 6H13/2的黄光发射最强。随着Dy3+的浓度 增大荧光粉ZnWO4:Dy3+的色坐标由黄光到白光移动,Dy3+的最佳掺杂浓度 是12%,此 时荧光粉的色坐标为(0.321,0.341)。在ZnWO4:Dy3+中加入Eu3+可以使 荧光粉的色 坐标更接近于标准白光并向暖白光区移动,当Dy3+的浓度为12%时,加入浓度1~8%的 Eu3+,其色坐标都在白光区且当其浓度等于2%时色坐标(0.346,0.339)最接近标准白光(0.33,0.33),并可观察到Dy3+向Eu3+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3.
植物病害的自动早期检测对于作物精确保护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光谱序列(multi-dimensional spectral series, MDSS)和加权随机森林(weighted random forest, WRF)的番茄灰霉病早期诊断与鉴别方法。目的是利用叶片多个观测维度的光谱曲线整体变化趋势建立作物病害检测模型,以期在肉眼明显可见叶面病斑前对作物病害实现诊断。将健康叶片接种灰霉病菌第3天作为叶片成功染病第1天。试验首先采集番茄健康叶片和染病叶片7天内每天的高光谱图像,提取感兴趣区域并计算平均光谱作为初始光谱数据,经筛选共得到(156×7)组有效样本。将样本数据按时间顺序拆分成分别包含1~7个维度的光谱数据形成多维原始光谱序列,为增加维度间差异性,相邻原始光谱序列相减构成多维关联光谱序列。分别采用符号聚合近似估计(symbolic aggregate approximation, SAX)和符号傅里叶近似估计(symbolic Fourier approximation, SFA)两种符号化方法将光谱序列离散成局部辨别性特征。基于多维光谱序列的局部辨别性特征建立加权随机森林(MDSS-SAX-SFA-WRF)分类模型,实现病害早期检测。相应地,基于单维光谱序列(single-dimensional spectral series, SDSS)的番茄灰霉病识别模型被作为基准模型与MDSS-SAX-SFA-WRF模型比较。试验结果显示,MDSS-SAX-SFA-WRF检测模型在包含2至7个光谱序列维度的56个测试样本数据中均获得90%以上识别准确率,在包含5个光谱序列维度测试集中得到最高99%的识别准确率,较SDSS-SAX-SFA-MRF检测模型在染病第5天的识别率高8.2个百分点。另外受随机干扰的影响,SDSS-SAX-SFA-MRF模型准确率在染病5~7 d出现大幅度回落至最低84%,MDSS-SAX-SFA-WRF模型识别率在肉眼可见病斑阶段依然保持超过98%的较高检测水准,未过度回落。因此,提出的基于多维光谱曲线整体变化趋势和加权随机森林(MDSS-SAX-SFA-WRF)的分类模型能够有效实现番茄灰霉病早期检测,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为染病初期的番茄灰霉病鉴别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Modem芯片ST7536的多用户智能电表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单片机与ST7536的硬件接口与相应的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5.
基于可见光谱的农作物病害自动化识别和诊断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但现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病害识别的研究往往利用深层网络牺牲模型参数量来提高对单一农作物病害识别的准确率,从而造成硬件资源的浪费.为提高农作物病害识别的准确率且避免深层网络的使用,该研究将注意力机制引入农作物病害识别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谱和改进注...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Gd2(MoO4)3:D y3+, Tm3+白色荧光粉。通过XRD衍射、荧光光谱分析对荧光粉的物相结构以及发光性能进 行了研究,且通过色坐标监测样品的发 光颜色。发射光谱显示荧光粉Gd2-x(MoO4)3:xDy 3+在387nm激发下,Dy3+2F96H15/2跃 迁的蓝光发射及2F96H13/2跃迁的黄光发射最强,随着Dy3+浓度增加 ,色坐标由白光向黄 光转移。在Gd2(MoO4)3:Dy3+,Tm3+的发射光谱中,在361nm激发下,可以同时看到Dy3+的 黄光发射和Tm3+的蓝光发射,即Dy3+2F9/2→6H13/2黄光 跃迁和Tm3+1D23F4蓝光跃 迁,因此,通过调节Dy3+,Tm3+的浓度可以使样品发出白光。当Dy3+浓 度为12%,Tm3+ 浓度为7~14%时,样品皆在白光区。当Dy3+,Tm3+浓度均为12%时,样品的色 坐标为(0.338,0.329 )最接近标准白光(0.33)。同时,在 Dy3+与Tm3+共掺的体系中,可以看到Tm3+向Dy3+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系列Eu3+激活的掺 杂Zn2+、Mg2+和Ba2+离子的钼酸盐 红色荧光粉,并通过测试荧光粉的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和X射线衍射(XRD)谱等,对荧光粉 的物相结构 、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荧光粉可以被近紫外(395nm)和蓝光(465nm) 有效激发,发射峰值位于616nm(Eu3+5D07F2跃迁)波长的红光,395nm和465nm的激发 波长与 目前广泛使用的近紫外和蓝光LED芯片相匹配,适用于LED的制造;掺杂Zn2+、Mg 2+和Ba2+的 Ca0.88-xRxMoO4:0.08Eu 3+红色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均得到提高,且最佳掺杂浓度分别为15%和5%。在最佳浓度下,3种荧光粉的 发光强度大小为Ca0.73Zn0.15Mo O4:0.08Eu3+ > Ca0.78Mg0.10MoO4:0.08Eu3+> Ca0.83Ba 0.05MoO4:0.08Eu3+。色坐标分析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 荧光粉的色坐标达到了国家标准,比商用的Y2O3:Eu3+红色荧光材料更接近于标 准红色色坐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