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9篇
化学   111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2篇
数学   24篇
物理学   81篇
无线电   2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几乎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处不在的移动设备、RFID、无线传感器等每分每秒都在产生数据,数以亿计的互联网服务时时刻刻都在产生巨量的交互。据IBM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天都要产生超过2.5 quintillion字节的数据。这些数据犹如一座金矿,各行业都想如何能够能好地利用它为自己创造最大的经济收益,电信行业也不例外。本文主要从电信运营商在大数据时代具有的先天优势出发,讨论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对大数据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化学吸收法是碳捕集技术中最为成熟的技术之一,单乙醇胺(MEA)是最常用的化学吸收剂.然而由于MEA的解吸能耗较高,造成CO_2捕集成本居高不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盐析效应开发新型CO_2相变化吸收剂的方法,并开发了吸收剂组成为"MEA+叔丁醇+水"的新型CO_2相变化吸收剂.实验考察了不同配比下吸收剂的分相情况、循环负载量以及吸收剂的物理性质,并用气相容积法测定了40℃、0~0.5 MPa下,CO_2在相变化吸收剂中的溶解度.研究表明,MEA/叔丁醇相变化吸收剂的循环负载量最高为2.84 mol CO_2/kg,相比于30%MEA水溶液提高了40%,进入解吸塔的吸收剂体积降低了65%,有望大幅降低CO_2捕集能耗.  相似文献   
3.
基于同轴缆入户的双向接入技术,以其避免“穿墙打洞”的主要优点,仍然是在现有楼群中部署双向改造的主要方案。本文试图从产品的角度、而不是从技术的角度,给出基于同轴缆入户的双向接入产品的一般描述,以及使用本公司ADoC技术及其芯片组设计这些产品的功能结构图。  相似文献   
4.
郭彦中  边平定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9):130-133,136
根据采油厂油井监控的需求,将油井数据采集、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紧密结合起来,设计规划适用于油井的远程智能监控系统。重点介绍了远程智能监控技术的系统原理、组成结构、实现方式及其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梁蕴绵  边川平 《光子学报》1992,21(2):181-185
SXDG—1型汽车前照灯全自动检测仪是用于检测汽车前照大灯光轴的偏斜情况及发光强度并进行定量检验的专用设备。它可以自动测出有关参数,并予以数字显示和打印输出。本文介绍了该仪器的主要性能、工作原理及微机控制系统(包括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思想等)。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以仪器分析测试技术课程实训教学为例,按照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学生翻转课堂学习,"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课后复习巩固的形式,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并对信息化教学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信息化教学改革,仪器分析测试技术课程突破了传统教学时空的限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新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对推动高职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The aggreg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reduced-denatured egg white lysozymes during refolding procedure in urea solution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reducing and non-reducing protein electrophoreses. Results of non-reducing sodium dodecyl sulph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of the supernatant and aggregate precipitate formed in refolding process show that except being refolded to native egg white lysozymes, the reduced-denatured lysozymes can also form the aggregates with molecular weights (MW) being separately about 30.0 and 35.0 kD, while the reducing SDS-PAGE and the refolding results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dodecyl sulphate show that these aggregates are formed chiefly through the misconnection of disulfide bonds between the reduced-denatured lysozymes, and the aggregate precipitates are formed through the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aggregates with molecular weight being about 30.0 kD. From the results of electrophoresis and 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ic analyses,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aggregates with molecular weights being about 30.0 and 35.0 kD are bi-molecular and tri-molecular egg white lysozyme aggregates, respectively. And finally, a suggested refolding mechanism of reduced-denatured egg white lysozymes in urea solution wa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8.
为克服电力系统传统云计算模式网络拥堵的问题,在现有的电力系统通信网基础上,引入边缘计算技术。在分析国内电力系统大数据计算量的基础上,讨论了现有电力系统通信网体系架构的优化途径。构建了基于docker技术的云边协同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总体模型。将协同运行机制应用于系统中的各级设备。根据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模型的特点,以多无人机巡检任务为应用场景,研究了基于合作型协同进化的任务协作机制的全局优化方案。提出了边缘计算服务器延时模型。讨论了基于时延和资源分配综合最优的计算卸载策略。构建了资源分配目标函数。在保证各节点总延时最小的前提下,实现了资源分配差异度最小。  相似文献   
9.
石墨烯材料在微波段的阻抗可控特性是其最有价值的应用特性之一。文中首次分析了石墨烯对微带 多模谐振的影响机理,提出了一种集成滤波衰减功能为一体的灵活可控器件。首先,对不同位置加载石墨烯的微带双 模谐振器进行了严格的等效电路建模,通过奇偶模分析法及输入导纳参数计算,探究了双模谐振受石墨烯阻抗及其加 载位置的影响,明晰了石墨烯材料对微波谐振器的影响。随后设计了动态可调的滤波衰减器并阐述了石墨烯材料在谐 波控制上的潜在应用点。最后,采用不同尺寸的双模谐振器进行石墨烯加载并完成双通带幅度独立可控的滤波衰减器 的设计,仿真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阻抗可控石墨烯材料在可调微波衰减类器件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系统中的各型线缆会通过电磁传导发射泄漏内部信息,导致信息安全问题. 为了分析来自计算机线缆的电磁信息泄漏,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分析方法. 设计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对电磁泄漏信号进行深层的特征提取与学习,从泄漏的电磁信号中智能识别泄漏源的线缆类型,进而分析其中泄漏的视频信息. 实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未知目标信号特征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识别电磁信息的泄漏源与泄漏信息,为计算机线缆提供了一种电磁信息泄漏的智能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