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4篇
物理学   9篇
无线电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单总线原理及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20的工作原理、结构,并给出了用DS1820和89C52单片机构成的单线多点温度测控系统的硬件应用电路及软件框图。  相似文献   
2.
二苄基二硫醚(DBDS)与二苄基硫醚(DBS)是变压器内部主要腐蚀性硫化物,能腐蚀铜绕组,破坏变压器的安全运行.为从微观层面探究两者腐蚀性能的差异,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对DBDS与DBS的腐蚀性能进行对比研究.计算了DBDS/Cu(110)吸附模型与DBS/Cu(110)吸附模型的功函变化,发现DBDS/Cu(110)的功函变化ΔΦ_1(-0.388 eV)绝对值要小于DBS/Cu(110)功函变化ΔΦ_2(-1.118 eV)绝对值,说明DBS更易吸附Cu(110)表面;DBDS在Cu(110)表面的吸附能E_(ads1)为8.571 eV,DBS在Cu(110)表面吸附能E_(ads2)为6.077 eV,表明两者都不能自发吸附,需要从外界吸热才能吸附,且DBS从外界获取能量更少,更容易吸附.同时比较了DBDS分子与DBS分子前线轨道分布以及HOMO轨道与LUMO轨道能量差,计算了DBDS分子与DBS分子的电负性,结果表明:DBDS电负性大小为3.132 eV,DBS电负性大小为3.100 eV,两者基本相等.而DBDS前线轨道能量差(2.610 eV)明显小于DBS前线轨道能量差(3.610 eV), DBDS优化前后的S-S键长分别为2.033?和3.057?,说明DBDS更容易与Cu发生反应.以上模拟结果说明,DBS更易吸附于Cu,而DBDS更易与Cu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微观角度分析交联聚乙烯(XLPE)材料的电树枝老化,本文采用分子模拟方法计算并优化得到了XLPE分子结构.沿着聚乙烯链施加不同大小电场强度,分析交联聚乙烯分子的几何结构、偶极矩、极化率、电荷分布、前线轨道能量和红外光谱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外电场的增大,交联聚乙烯分子红外光谱发生较大变化;当外施电场达到0.026a.u.后,红外光谱图中出现虚频,表明分子空间结构不再稳定,易发生断键;另外从前线轨道图的变化可以看出断键现象最先发生在交联聚乙烯链端部;沿着电场方向,原子所带电荷量由交联处向端部转移,当外施电场达到0.029a.u.后,链端部的C-H和C-C键断裂产生H·和CH_3·自由基.游离的自由基会形成空间电荷并发生积聚,产生局部较大场强,从而进一步影响交联聚乙烯链的空间结构.而电介质内部微观特性的变化必定会导致交联聚乙烯材料绝缘性能的下降,这些变化对揭示交联聚乙烯电缆电树枝形成的微观规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
硫腐蚀现象对变压器绝缘性能的破坏不容忽视,其中腐蚀性硫化物与铜绕组作用产生的硫化亚铜是导致绝缘性能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变压器内部无氧和有氧的情况下,硫化亚铜的生成主要是因为腐蚀性硫化物与铜或者与氧化亚铜发生了一系列反应.为深入研究铜缓蚀剂苯并三氮唑(BTA)对铜绕组的缓蚀机理,采用分子模拟技术分析了BTA分子与铜晶体的电荷密度分布和态密度分布;同时利用过渡态搜索、红外光谱研究了BTA分子与氧化亚铜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加入BTA分子前后的铜表面态密度分布发生了变化,并且利用电荷密度分布图说明BTA分子与铜晶体形成了配位键;同时分析了BTA与氧化亚铜反应前后红外光谱的差异,发现BTA分子的结构已发生改变,与氧化亚铜形成了共价键.以上模拟结果说明BTA分子对铜和氧化亚铜有保护作用,能够抑制腐蚀性硫化物对铜绕组的腐蚀.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子模拟方法,建立纯石蜡基油模型和不同纳米SiO2掺杂浓度的石蜡基油模型,通过分子动力学计算得到各个模型的热导率、热扩散系数和介电常数等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质量浓度SiO2掺杂下,石蜡基油的散热性能、流动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掺杂SiO2质量浓度的提高,石蜡基油的黏度也随之提高,但仍与纯油黏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高精度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MAX1452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超细颗粒机械加工中测试振动的应用,简要叙述了MAX1452的组成,偏移和满量程输出偏移的纠正,内部EEPROM,传感器补偿和校准,并给出了具体一的传感器应用电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择CuO作为掺杂物,新型类石墨烯二维材料C3N为基底,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了本征C3N以及掺杂单个和4~6个CuO分子的C3N对HF的吸附过程,计算分析了各吸附体系的吸附能、差分电荷密度、态密度和恢复时间等参数.结果表明,经过掺杂改性后的C3N对HF的吸附要强于本征C3N,1CuO-C3N对HF的吸附性能最好,5CuO-C3N其次,而4CuO-C3N与6CuO-C3N对HF仅为物理吸附.另外还发现掺杂体系的能带带隙越小、金属性越强、其对HF的吸附作用就越强.再结合恢复时间,确定即使在高温环境中1CuO-C3N也能实现对HF的有效去除,因此1CuO-C3N可以作为HF的气体吸附剂应用于氟碳类绝缘气体的废气处理领域.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构建了立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体系,即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以新编教材为核心的多元化教材体系、"理论教学+新媒体技术"的教学方式和适应行业需求的实践教学改革.分层次实现了学生从学校理论学习到满足行业就业市场的合理过渡.  相似文献   
9.
CF3I作为SF6最具潜力的新型环保绝缘气体,在电气设备出现局部放电、过热等缺陷故障时,会产生C2F6和C2F4等强温室气体,为确保电力设备稳定运行,有必要对CF3I典型分解组分吸附去除.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通过吸附能、吸附距离、电荷转移和态密度等吸附指标,分别探究了不同数量Pt掺杂MoSe2对C2F6和C2F4气体分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数量Pt掺杂在MoSe2表面均存在稳定的掺杂结构,且相较本征MoSe2,Pt掺杂后的MoSe2导电性均得到了有效增强;Pt掺杂MoSe2对CF3I分解组分的吸附效果:Pt2-MoSe2>Pt-MoSe<...  相似文献   
10.
校正矩阵计算pH滴定法同时测定极弱酸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不经分离同时测定混合干扰组分的研究工作愈来愈受到广大分析工作者的重视,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自1982年Brown等人提出校正矩阵计算方法以来,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本文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将校正矩阵计算法应用于酸碱滴定,用化学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