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7篇
无线电   3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芯片集成实现ESD防护及过流保护功能的VDMOS器件设计。在对电流采样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功率器件的局域电流采样方法及对应的过流保护电路结构,该方案具有结构简单、低功耗的特点。利用反向串联多晶硅二极管实现对VDMOS器件栅氧化层的ESD保护。完成了VDMOS的工艺流程设计,实现了保护电路中各子元件与主功率器件的工艺兼容。二维数值模拟表明:所设计的过流保护电路在室温下能实现38.4 A的限流能力,ESD保护能够达到2 000 V(HBM),能有效提高VDMOS在系统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在光参量啁啾脉冲放大全新原理验证方面取得的最新实验所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BBO-I非共线光学参变啁啾脉冲放大增益带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纳秒级调Q倍频的Nd:YAG激光器为抽运源,以自锁模钛宝石激光器输出并经光栅展宽的800nm啁啾脉冲为信号光,实验研究了其宽带BBO-I非共线相位匹配光学啁啾脉冲放大(OPCPA)的增益谱,研究结果表明,非共线夹角的变化对BBO-I非共线相位匹配光学参变啁啾脉冲放大的增益谱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X射线晶体学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2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先是劳厄(M.Laue,1879—1960)等发现了X射线的晶体衍射现象并给出了一个解释,此后不久布拉格(W.L.Bragg,1890—1971,后简称小布拉格)又作了重新解释并借此获得了有关晶体结构的信息,从而开始了X射线晶体学发展艰难但成果辉煌的历史.作为整个X射线晶体学史研究的第一步,本文先对其起源作一全面的历史考查. 一、X射线晶体衍射现象 的发现和劳厄的解释 发现X射线晶体衍射现象的直接起因还得先从厄瓦耳说起.1912年初,他正在慕尼黑大学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索末菲教授的指导下撰写《各向同性共振子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5.
结合新疆石河子市金波港游泳馆工程实践,就游泳馆给排水设计中,有关游泳馆多用途的处理、池水循环方式、池水净化流程和设备选型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以及附属装置、洗净设施的设置等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作为跨声速轴流压气机研究计划中的一个部份,使用双焦点激光测速仪测量了转子上下游及转子通道内的流场,同时进行三元流分析计算并与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本文着重介绍所采用的三元分析计算方法.它以激光测量的出口绝对气流角分布,常规测量的出口总压分布及扭矩测量得到的转子效率作为计算的输入参数,从而得到转子内部的详细流动.在部分转速下的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是相当接近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用双焦点激光测速仪测量叶轮机械槽道内部流场时数据处理的数学模型及其随机误差的计算方法. 由此可以直接获得与激光束方向相垂直平面内的二维速度矢量的大小、方向及紊流度.从而为叶轮机械的三元流动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8.
自从五十年代中期发现海底中巨大的洋脊体系以来,包括海底条带状地磁异常对称图形、转换断层以及岛弧和深海沟地区重力和热流异常等重大发现接踵而来。这些发现及其科学解释,使本世纪初叶由魏格纳等人首创的大陆漂移科学设想得到了新生。最近十年来,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大地构造假说已为绝大多数地球科学工作者所接  相似文献   
9.
在相变温度附近同时测量了电阻、正电子寿命谱和多普勒增宽能谱.发现在相变区域正电子的平均寿命τm、多普勒增宽线形参数H、S无规振荡,估计与晶格的稳定性有关,似乎支持以双极化子理论为主的超导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一种新型飞行时间测速仪.其探测区域相当于LDV(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三个干涉条纹,流体中的微粒依次通过间距已知的三个光片,根据其穿越时间就可确定流动速度。该仪器保持了飞行时间方法信噪比高,对信号处理器频响要求低的主要优点,同时又具有LDV可测量瞬态流场的长处。.该器已成功地应用于钝体火焰稳定器和矩形风洞出口回流区的测量,本文给出了部份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