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20篇
物理学   1篇
无线电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含芘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光物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用稳态光谱法研究了含芘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光物理行为。结果表明,当共聚物中芘基的摩尔百分数低于0.006%时,其荧光光谱仅呈现芘基的单体荧光,并伴随以0—0发射谱带强度降低和精细振动结构的部分消失;当芘基的含量高于0.3%时,共聚物的荧光相继出现在420,440和475nm处的发射谱带。这一结果可归因于芘基各种基态和激发态聚集体的形成,集中地反映了交联共聚物凝聚态的非均匀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深入研究了苯乙烯高聚物的光物理行为,进一步证明了在苯乙烯/二乙烯苯交联凝胶中形成的苯基多环聚集体不仅存在于激发态也存在于基态,不仅可在苯乙烯/二乙烯苯交联凝胶中形成,也可在非均匀结构线型高聚物中形成。这种苯基多环聚集体的形成可归因于高分子链的化学交联和物理交联等产生的“超浓结构”,反映了苯乙烯高聚物结构的非均匀性。  相似文献   
3.
首次采用Materialsstudio软件中不同的交换-相关势能函数对N-(1-萘基)-琥珀酰亚胺进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通过与文献报道的B3LYP/6-311G**常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以及MP2/6-311G**方法进行单点能计算,确认所采用方法计算N-(1-萘基)-琥珀酰亚胺分子最低能量构象更接近整个势能面的全局最小点;振动频率理论分析结果与N-(1-萘基)-琥珀酰亚胺化合物羰基振动双重分裂的红外光谱特征相吻合,表明红外光谱可以作为琥珀酰亚胺类化合物的重要表征方法;根据对N-(1-萘基)-琥珀酰亚胺、萘和萘胺的轨道分布和电荷密度进行理论分析,解释了N-(1-萘基)-琥珀酰亚胺化合物溶液的紫外和荧光的光谱特征,并进而可推断N-(1-萘基)-琥珀酰亚胺分子在溶液中的构象和理论计算得到的真空中最低能量构象相同,其二面角为94.995°。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用α-萘胺和琥珀酸酐合成1-萘基-琥珀酰亚胺(NPr),并用FT-IR、DSC、X-射线衍射和荧光等方法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DSC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纯净NPr的熔点与John L. Hubbard报道结果(147~149℃)不同,应为(158.3±0.2℃);熔融淬火样品仍存在部分结晶,并且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冷结晶;FT-IR结果表明羰基伸缩振动产生反对称振动(1705 cm-1)和对称振动(1779 cm-1)的能级分裂;荧光光谱结果则进-步表明该化合物的电子云排布结构与单体萘环相似, 其原因可归于羰基的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对氮原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液接枝法制备了N-(1-萘基)马来酰亚胺接枝等规聚丙烯,并用红外光谱(FTIR)定量表征了接枝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其结晶形态.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和接枝单体用量增加,接枝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这一现象可从反应动力学给与合理解释.此外,还发现当接枝率小于2.1%时,接枝前后聚丙烯的结晶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一系列芘甲酰基标记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荧光光谱,发现其光谱特征对共聚物中芘甲酰基的含量,溶胀作用以及溶胀溶剂的性质有明显的依赖性.这一结果可以用芘甲酰基在共聚凝胶中形成激基缔合物和激基复合物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7.
非共轭双发色团体系的光化学(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8.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方法, 跟踪研究了N-(1-萘基)琥珀酰亚胺的液氮淬冷样品在室温(25 益)即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的冷结晶行为. DSC和XRD的结果一致表明, 其冷结晶动力学曲线与熔融结晶完全不同, 呈现出“快-慢-快的三阶段增长趋势, 这一结果可以用低密度界面区成核和体积收缩效应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St/DVB凝胶、St/DVB超髙交联凝胶为参比网络结构,用荧光光谱方法跟踪研究了St/DVB交联凝胶氯甲基化反应过程中网络结构形态的衍变.发现随着凝胶中氯百分含量的增加,其苯基激基缔合物320nm荧光谱带趋于消失;在最初反应阶段.苯基多环聚集体420nm荧光谱带强度迅速上升.而后急剧下降,同时在488nm左右出现一新的荧光谱带,与超高交链凝胶荧光谱带相近似:红外光谱证实了氯甲基化凝胶中亚甲基交联桥的增加.结果表明,伴随氯甲基化反应发生的后交联反应可使交联凝胶疏松网络区结构趋向紧密,使溶剂难以逾渗的微凝胶核松弛解体,从而使St/DVB交联凝胶网络涨落趋向均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