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5篇
晶体学   1篇
物理学   5篇
无线电   1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魏兴民  孟馨元  潘鹏 《通信技术》2022,(9):1153-1159
针对超密集网络的下行传输,分析研究了频谱效率和功率分配方案,并基于对性能和复杂度的综合考量,提出了密集部署接入点(Access Point,AP)基于部分用户迫零和按需进行局部协作的功率分配方法。先假设每个AP知道用户的位置信息,且仅服务其附近的用户,利用迫零准则消除所服务用户之间的干扰,即部分用户迫零。功率分配则基于信道大尺度衰落进行。但可能存在无法满足部分用户最低通信需求的情况,需针对这部分用户形成局部协作簇,并对功率分配进行重新优化。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在避免了功率资源全局优化带来的高计算复杂度问题的同时,也保证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2.
王璀  潘鹏  张帅  严军荣 《电信科学》2020,36(8):92-102
对于采用部分连接架构的毫米波MIMO系统,为了提升频谱效率,根据信道条件动态调整各子阵列的天线组成。然而,对天线进行最佳分组需要按照一定准则对所有可能的天线组合进行穷举搜索,将导致复杂度难以接受。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子阵列动态分配方法,核心是在对阵元进行分组时,引入一定的规则,从而显著降低组合个数,减少搜索范围。具体而言,给出了两种低复杂度的天线组合算法。首先,考虑到毫米波天线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将相邻多个天线虚拟为一个阵元,从而降低搜索空间。其次,通过将所有天线分为上下半区,实现基于分区的天线组合,实现了搜索空间的降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能够在性能和复杂度之间获得较好的折中。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Sr3YCo4-xMgxO10.5+δ(0≤x≤0.04)系列多晶,研究了Mg掺杂对体系结构、电输运和热电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系列多晶为四方晶系,由于掺入的Mg2+(0.066 nm)部分替代了Co3+/4+(0.053 nm/0.061 nm),使晶格膨胀;多晶热电势在340~830 K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且Mg掺杂对热电势影响不大,表明Mg掺杂对体系载流子浓度影响不大;多晶电阻率在100~300 K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且随着掺杂量增加电阻率降低,结合扫描电镜观察到多晶的气孔数目减少、晶粒连接紧密和热电势的结果认为Mg掺杂对体系电输运性质的影响机制主要是使气孔、晶界散射作用减弱、载流子迁移率变大,而Mg掺杂对载流子浓度的影响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4.
白雄飞  牛书通  周旺  王光义  潘鹏  方兴  陈熙萌  邵剑雄 《物理学报》2017,66(9):93401-093401
测量了20 ke V质子穿过倾斜角为+1?的聚碳酸酯微孔膜后,出射粒子的位置分布、相对穿透率以及电荷纯度随时间的演化.实验发现,能量电荷比E/q≈10~1k V的质子穿过绝缘纳米微孔的物理机理与E/q≈10~0k V和E/q≈10~2k V区域离子有显著不同.对于E/q≈10~1k V的质子穿过绝缘纳米微孔,存在一段相当长的导向建立之前(导向前)的过程,在该时期内出射质子及氢原子的特性和导向建立后的特性有很大差异.在导向前的演化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出射质子的峰位逐渐向孔轴向附近转移;出射氢原子由束流方向的尖峰以及孔轴向的主峰构成,峰位角保持基本不变且尖峰逐渐消失.这一过程的主要机理为微孔内表面以下的多次随机二体碰撞和近表面镜面反射两种传输方式逐步向电荷斑约束下的"导向效应"过渡的过程.对E/q≈10~1k V区间离子"导向前过程"的完整观测,使得对低能向中能过渡区间离子穿过绝缘微孔膜物理机制和图像有更深入和完整的认识,有助于约10 ke V离子微束的精确控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可重构处理器阵列的系统级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粗粒度可重构体系结构设计空间复杂,设计满足应用需求的CGRA需要建立系统级仿真模型进行性能评估.文中提出一种可重构处理器阵列的系统级模型,使用SystemC事务级语言实现建模.模型采用多层互连网络结构实现任意2个处理器间的通信,并且处理器的资源能够通过参数快速地进行配置.仿真实验表明,模型适用于应用算法到粗粒度可重构体系结构映射的模拟仿真.  相似文献   
6.
金刚石膜压力传感器是在本征金刚石膜片上沉积4个掺杂金刚石膜压敏电阻,4个压敏电阻所在部位的膜厚度是压敏电阻和本征金刚石膜片厚度相加,它不同于利用扩散掺杂工艺形成的硅压力传感器,后者的4个掺杂压敏电阻和本征硅组成一个均匀的平面。我们发现,压敏电阻的形状对承载膜应力、应变分布及承压强度至关重要,提出了电阻条圆角设计方案,从而优化了电阻条形状及长、宽、厚尺寸设计,获得了具有高承压强度、输出稳定性好的金刚石膜压力传感器。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存在的导频污染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动态导频分配方案。所提方案利用目标小区与干扰小区用户之间的信号干扰强度差将干扰小区分为Uin和Uout两类,并对Uin中的用户进行最优导频分配,Uout中的用户进行随机导频分配来提升系统的平均下行可达和速率。同时,在存在额外正交导频组的情况下对所提方案做了进一步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动态导频分配方案能够有效地提升大规模MIMO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利用离子束溅射结合后退火处理的方法制备了WO3-x(0≤x≤1)薄膜,系统研究了不同退火气氛、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等条件对WO3-x薄膜的晶体结构以及电学、光学和电致变色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退火温度超过WO3结晶温度后,特别是在湿氧气氛下,退火温度越高、退火时间越长,WO3-x薄膜的结晶度越好,除WO3主晶相显著增强以外,还会陆续出现O29W10、O49W18和WO2等缺氧相;在干氧条件下,更高的退火温度和更长的退火时间都有助于降低WO3-x薄膜的电阻值,也都有助于WO3-x薄膜可见光透过率的提升;WO3-x薄膜电致变色器件在632.8 nm波长处的光学调制值达到了70%左右,表现出良好的电致变色特性。  相似文献   
9.
张帅  潘鹏  王璀 《电信科学》2020,36(11):79-88
在采用频分双工的通信系统中,基站通常需要用户反馈信道状态信息以进行预编码。对于分布式阵列系统,由于多个接入节点布置在小区的不同位置,用户与小区内不同接入节点之间的信道条件不同。当用于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的资源受限时,需要对反馈比特的分配方法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在多用户分布式阵列系统中,采用基于距离阈值的接入节点选择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随机矢量量化码本的量化特性以及泰勒展开法,对系统量化容量损失进行推导,并给出了近似表达式。基于该表达式,提出了反馈比特分配方法,与其他的分配方法相比,不限制用户选择的接入节点数目使本文的方法更加具有普遍性。仿真结果显示,在反馈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出的策略优于传统的等比特分配方案,可以获得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多元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 low density parity-check)码符号翻转译码算法的性能并降低译码的复杂度,提出了基于平均概率和停止准则的多元LDPC码加权符号翻转译码(APSCWSF, average probability and stopping crite-rion weighted symbol flipping)算法。该算法将校验节点邻接符号节点的平均概率信息作为权重,使翻转函数更加有效,提高符号的翻转效率,进而改善译码性能。并且通过设置迭代停止准则进一步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显示,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误符号率为10?5时,相比WSF算法、NSCWSF算法(Osc=10)和NSCWSF算法(Osc=6),APSCWSF算法(Osc=10)分别获得约0.68 dB、0.83 dB和0.96 dB的增益。同时,APSCWSF算法(Osc=6)的平均迭代次数也分别降低78.60% ~79.32%、74.89% ~ 75.95% 和67.20% ~7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