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3篇
力学   1篇
无线电   3篇
  202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络合滴定法测定钨已有Sousa和王承宪等的间接法。前者是析出钨酸钙后借EDTA滴定其中的钙;后者是以钨酸钡形式沉淀后亦以EDTA滴定过量的氯化钡,均曾用之于矿石分析。在本文中作者提出以钨酸铅状态析出钨,用络合滴定与钨当量的铅以作间接容量法测定钨;而络合滴定铅优于滴定钙或钡。曾采用沉淀钼酸铅的条件下同时析出钨、钼,作者从实验中观察到钼酸铅与钨酸铅的沉淀条件不完全一致,尤其在酸度上。由于未找到有关钨酸铅沉淀条件的详尽报告,故又对钨酸铅沉淀条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如何使化学实驗室工作走上“四化”是每一个实驗室工作者所迫切要求的,也是当前重要的課題之一。过滤操作是化学实驗室中常遇到的操作之一,而通常都必須专人看管掌握,費时不少。讀了“化学通报”1960年第5期上刊載的洪水皆所写的“自动过滤裝置”一文后,感到所介紹的装置尚有某些不足之点。为了能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以下仅介紹笔者所使用的一种簡单的自动过滤裝置。希同志們不惜指正。装置:如图所示。对装置有下列数点說明:(1)4管B端最好比2管A端低些。2管A端应低于滤紙上  相似文献   
3.
碱量法测定钨,文献中早有记载,但由于钨酸为难溶弱酸,中和滴定的准确度低,多年来,仅作为一种近似性的方法引用。我们对该法进行了研究,发现加入氯化钡后,可以避免钨酸对滴定的影响,使终点pH有明显的突跃,提高了中和滴定的准确度。用于矿石中钨的测定,获得了较好的结果,且具有简便、快速及无需铂皿等优点,双份测定可在4小时内完成。实验部分 (一)主要试剂 1.钨酸钠溶液:用化学纯Na_2WO_4  相似文献   
4.
基于红外目标纹理特征的发现概率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客观评价固定目标的生存能力,建立了基于热红外图像纹理特征的目标发现概率模型.首先结合统计决策原理与图像分析与处理技术,应用Gabor函数小波的纹理分析方法和基于Bhattacharyaa距离的纹理相似度概念,得到发现概率公式.然后设计了图像特征与心理感知关系的心理学实验,根据实验分析结果确定模型参数.最后经专家判读试验和模拟试验验证,该模型结果可靠,能够从发现角度较为准确地模拟判读人员的判读过程,为评价固定目标在热红外波段的生存能力提供了新的方法,并为决策提供更为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平行法爆炸焊接工艺,开展了TA2/AZ31B/2024Al多层轻质金属板材爆炸焊接实验。通过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及三维轮廓扫描等测试技术,对多层爆炸焊接复合板界面微观结构特征、材料物相变化规律、复合板材动态力学性能及材料冲击断口特征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焊后多层轻质金属复合板的4个焊接界面均呈现出爆炸焊接特有的波形结构特征,结合界面处无明显缺陷,总体焊接质量良好。结合界面处晶粒发生细化并形成细晶区,1060Al过渡层内晶粒组织由于强塑性变形呈现典型的拉长层状晶粒特征,4个结合界面处均出现明显的变形织构与再结晶织构特征。沿X方向的试样最大动态抗压强度达605 MPa,分层断口界面三维形貌呈现近似水面波纹的独特结构特征。沿Z方向的试样最大动态抗压强度达390 MPa,断口界面三维形貌呈现明显的纤维状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6.
传输型CCD相机综合像质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以CCD探测器为图像栽体的CCD相机整机系统的综合像质评价方法.通过成像理论建模,分别对光学系统、CCD器件及相机整机系统进行调制传递函数分析.利用CCD器件的"离散采样"特性不满足线性空间不变性的条件,确定调制传递函数的使用限制条件.给出了CCD相机整机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测试方案和测试条件,完成了实验室整系统"调制传递函数"的检测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实现了CCD相机整机系统的像质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标到测试系统距离对红外测温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红外测温精度、减小测温误差,研究了目标到红外系统的距离对红外测温的影响,采用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热像仪和标准黑体进行定标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黑体红外热图像的灰度均值随温度呈线性变化,随距离呈非线性变化的关系,利用红外热像仪探测面上照度与像方孔径角的关系,对测试距离的影响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比较了不同距离处测量温度与真实温度的差别,得出在近距离测温时,距离变化对测温影响较大,最大误差可达±5℃;在远距离测温时,测试距离在大范围内变化,对测温结果影响很小,误差在±0.02℃范围之内.实际测量距离与热像仪标定距离不同,也会引入测温误差,因此保持实际测温距离与校准距离相同以减小误差,或根据不同距离处表观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差别,对表观温度修正,以提高测温精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