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8篇
化学   339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44篇
物理学   39篇
无线电   14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分子筛择形特点,对煤直接液化油中的混合酚实施高效分离。本研究选取间甲酚和对甲酚作为分离煤直接液化油馏分段混合酚的模型化合物,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对HZSM-5吸附剂的孔口结构进行改变,分析分子筛硅铝比及颗粒粒径对模型化合物间甲酚和对甲酚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以获得高性能固相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180-190℃馏分段混合酚分离。结果表明,当分子筛硅铝比为25、粒径为3-5 μm时,分子筛的孔口结构调节效果最优;当正硅酸乙酯的最小用量为0.2 mL/g时,固相吸附剂的吸附量为0.03 g/g,对甲酚选择性高于95%。由于外表面沉积物对吸附剂的孔口结构变化,导致对甲酚选择性的提高。进一步采用HZSM-5(1)吸附剂对真实煤直接液化油混合酚的分离中发现,苯酚和对甲酚的选择性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19日,由西安机器视觉研究发展中心和西安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办公室主办,由西安光电子专业孵化器、西安光电子行业协会共同承办、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经济贸易发展局支持的第二届西安机器视觉及工业检测展览会在西安光电园隆重召开.这是西安机器视觉及工业检测领域的一次盛会,也是西安乃至西北地区机器视觉方面的专业展览会.……  相似文献   
3.
一、样品描述 所送样品为型号为HCD1328(118)TSD的线路板,该批板有不同程度的短路漏电现象,而与之配套的显示板和芯片内依线显示正常,今委托单位要求分析该板短路漏电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1政府信息资源的界定 (一)政府信息资源 政府信息资源包括政府部门为履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职责而采集、加工、使用的信息资源;政府部门在业务过程中产生和生成的信息资源;由政府投资建设的信息资源以及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5.
针对钙/镁基矿物吸附剂的主要组分CaO、CaCO3、MgO在500-800 ℃下对Se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并选取天然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研究其对Se的吸附效果,且对矿物煅烧所得CaO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组分中CaO的吸附效果最佳,800 ℃时单位质量CaO对Se的吸附量可达368 mg/g。CaCO3对Se的吸附在700 ℃时效果最佳且其吸附产物的热稳定性较好。镁基吸附剂仅在中温段对Se具有一定吸附效果。方解石对Se的吸附效果随温度变化趋势与CaCO3相似,因其较好的孔隙结构,吸附效果略优于CaCO3。煅烧方解石得到的F-sor对Se的吸附效果优于CaO和CaCO3煅烧得到的C-sor,这与其良好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与抗烧结能力有关,且F-sor吸附产物的热稳定性相对较好。F-sor对Se的吸附量最高可达403 mg/g。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一系列硼掺杂的还原氧化态石墨烯催化剂并应用于蒽加氢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处理温度的升高,催化剂中有序碳结构会发生变化,硼会取代材料骨架中的碳,进而影响蒽和氢气的吸附活化。经硼改性后,催化剂对蒽加氢反应表现出了很高的加氢活性,蒽的最高转化率可达97%,深度加氢产物八氢蒽的最高选择性可达19%。  相似文献   
7.
<正>《电子元件与材料》于1982年创刊,是由中国工信部主管,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和国营715厂共同主办的科技期刊。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系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IEE INSPE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简称CNKI)等检索系统收录源。1、拟于2015年下半年出版增刊1期,截稿日期为2015年10月30日。2、所投论文内容同《电子元件与材料》正刊,不得超出其范围。  相似文献   
8.
煤与生物质混烧灰荷电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米秸分别与两种煤以不同比例混烧生成的混烧灰进行了荷电特性研究。利用法拉第杯荷电量检测系统和静电低压撞击器(ELPI)测量了混烧灰的总体荷质比及分级荷质比,并借助于成分分析及形貌分析结果讨论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掺入量在混烧燃料中的增加,混烧灰的成分组成发生变化,使得其介电常数变大,比电阻增大,表面吸附能力增强,从而使混烧灰的总体荷质比有一定的上升趋势。对混烧灰的分级荷质比测量结果表明,排除灰样粒径的影响,生物质的掺入使得混烧灰的荷电能力得以增强,但影响相对较小,颗粒粒径是影响混烧灰荷电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开展了稠油层内水热催化裂解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先导实验,五口井平均周期单井增油653 t,稠油初期降黏率达79.8%,措施14周后降黏率仍大于62%。利用Brookfield DV-Ⅲ黏度计、ElementarVario EL III元素分析仪、Knauer K-700蒸气压渗透仪、Agilent 6890N气相色谱仪和EQUINOX 5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措施前后稠油的物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层内水热催化裂解后稠油黏度及平均分子量减小、轻烃含量增加、重质组分含量减少、氢碳原子比增加、杂原子含量减小。稠油层内裂解反应受催化剂体系、高温水及储层矿物因素控制,催化剂是促进稠油裂解的主要因素,供氢剂及分散剂等助剂有助于提高裂解效果,高温水的酸碱性质及储层矿物对稠油具有催化裂解作用。多因素协同作用下使稠油发生脱侧链、分子链异构、断链、加氢、开环、成环、脱硫等系列反应,使得稠油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物质,降低了稠油黏度,改善了稠油品质,证实该技术在现场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高硅煤中矿物组成比例下的Si-Al-Fe-Ca多元体系的碳热反应以及其影响因素。通过XRD和FESEM-EDS技术对各还原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e_2O_3对含硅矿物的碳热反应起促进作用,Fe可以有效提高Si反应活性。CaO在较低温度时与灰中的Al_2O_3和SiO_2反应形成致密的Ca-Al-Si相共熔体CaAl_2Si_2O_8,阻碍含硅矿物碳热反应的进行。随着温度的升高,继续反应生成SiC、CaAl_4O_7和CaSiO_3。热力学模拟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