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4篇
无线电   1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化学法制备的纳米金属粉TEM观察李永洪,高愈尊,张泰宋(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100088)纳米材料是当代材料研究和发展的十大方向之一。为满足金属纳米材料和各种性能,特别是力学性能研究的需要,研制大块纳米金属材料已成为国内外纳米金属材料研究急待解...  相似文献   
2.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金属陶瓷增强增韧机制,并用高压电子显微镜动态拉伸研究了第二相粒子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1000kV高压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单芯和多芯Nb/Nb3Sn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看到了由Nb3Sn/Nb3Sn晶粒重叠而成的叠栅图和Nb基体/Nb3Sn晶粒重叠而成的叠栅图。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高频感应石墨条加热快速区熔再结晶工艺制备的无籽晶热沉积结构(Heat-SinkStruc-ture)SOI(SilicononInsulator)硅薄膜具有[100]取向,其缺陷被限制在厚SiO2层上的硅膜中,使薄的SiO2层上的硅膜成为无缺陷单晶区,宽度可达50μm以上,在缺陷聚集区观察到的缺陷主要是小角度晶界,绝大多数晶界的取向差都在3°之内.其类型多为混合型晶界,也观察到少量的扭转型和倾斜型晶界.缺陷聚集区中的位错或位错网络的走向是各种各样的,但其位错的柏氏矢量.  相似文献   
5.
用高压电子显微镜对掺Si,Al,K的钨丝形变和断裂过程的原位观察表明:钾泡对位错运动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同时大尺寸的钾泡本身就可能是一个裂纹核,与掺杂钨丝的蠕变断裂和劈裂有密切关系,所以钾泡的大小和分布状态直接影响到掺杂钨丝的性能,要得到高温蠕变性能和抗劈裂均好的掺杂钨丝,使钾泡尺寸小而钾泡列分布又均匀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用平面和横断面电子显微术研究了反射条结构激光再结晶SOI(SilicononInsulator)的微结构和微缺陷,实验观察表明,正常工艺条件下,经激光再结晶处理后硅膜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中间为单晶区,膜面取向为[100];两侧为再结晶大晶粒区;最外侧为尚未再结晶的多晶区.当工艺条件不适当时,在"单晶区"中存在亚晶界和大角晶界;在"单晶区"两侧,有排列整齐的180°微孪晶,孪晶面为{111}.再结晶大晶粒的取向没有规律性,多晶区由具有明显织构的柱状晶组成,文中讨论了缺陷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离子减薄法对纳米金属材料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液氮冷却和常温条件下的Ar离子减薄法制备了纳米金属材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观察发现液氮冷地条件下离子减薄的试样中,仍具有纳米相材料的微结构特征,而在常温下减薄的样品中也有一些异常长大的晶粒。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反应生成和合金靶溅射两种方法生成了TiSi_2薄膜,并对其形成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将所形成的TiSi_(?)薄膜应用于MOSFET和MOS电容的制作中.结合电学性反的测量和TEM(横截面)在位观察,研究了TiSi_2/多晶硅复合栅结构的特性,发现当多晶硅厚度小于某一临界值时,经高温炉退火后,SiO_2/Si界面将会产生许多新的界面在,SiO_(?)层中会产生缺陷.对离于注入和热扩散掺杂的两种样品,多晶硅层厚度的这个临界值几乎是相同的.根据我们的实验和分析结果,证实了在TiSi_2薄膜的形成过程中所引入的应力是产生上述现象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高压电子显微镜对不同蠕变伸长量和添加不同微量元素(Ti和Mn)的掺杂钨丝的观察,对掺杂钨丝微观组织结构与高温蠕变性能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本试验用钨丝直径约为1.25毫米,钨丝的高温蠕变伸长量选为0.5、1.5、2.0和2.5毫米。经电镜观察表明、掺杂钨丝中钾泡的组态与高温蠕变性能密切相关。高温蠕变伸长了0.5和1.0毫米的钨丝中钾泡平均直径分别为360和450A.而0.5毫米蠕变伸长的钨丝中平均直径达900A,高出一倍多,而且钾泡数量少、分布很不均匀。观察到的最长钾泡列,蠕变伸长≤1毫米的钨丝中可达3.5~5.0μm,而蠕变伸长为2.5毫米的钨丝中则钾泡列短得多,为2.0μm。钾泡的数量和弥散化程度是钨丝高温蠕变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弥散的钾泡可阻碍位错运动,既可以强化晶内,也可以强化晶界,它们总是有益的。但粗大的钾泡有益的作用不多,危害却不少,它们对位错和晶界的移动的阻碍作用不大,却容易成为位错发射源、裂纹和蠕变空洞形成源,最后会导致钨丝过早熔断。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钨丝的高温抗下垂性能,在氢还原钨之前,将少量的氧化物状态的K、Al和Si,以水溶液的形式加入到氧化钨粉末中,还原的钨粉压制成条。烧结时,让钨条中的Si和Al尽可能地挥发掉,而使K保留下来。当烧结条被旋锻和拉成钨丝时,掺杂钨丝中形成沿纵向拉长的钾管,它近似地沿<110>方向。为了研究掺杂钨丝中钾泡的形成机制,我们进行了钾管分裂和钾泡形成的原位观察。用直径为1.25mm的加工态掺杂钨丝制备成薄膜试样,放在高压电镜中的加热台上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