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2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7篇
无线电   1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96MeV 16O离子轰击下,测量了16O+64Ni反应出射碎片(α直至O元素)的Wilczynski图和角分布,并提出DIC截面和反应时间等物理量;讨论了反应的DIC特征;看到了出射碎片α和Li主要来源于复合核蒸发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高光谱成像系统在中医舌诊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舌诊是传统中医诊病的重要方法,然而传统舌诊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具有主观性,难于进行定量化描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正在用于舌诊的辅助诊断.目前舌图像的采集方法基本都是使用数码相机,所提供的舌图像包含的病理信息有限,使得分析算法非常复杂且效果不甚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使用高光谱成像系统代替数码相机进行舌图像的采集.由于高光谱舌图像具有丰富的图谱信息,初步试验表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为中医舌诊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悬浮泥沙浓度是水体监测中极为重要的指标.本论文基于神经网络具有弥补传统经验算法固有误差的潜力,设计并开发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神经网络校正器来对经验反演结果进行二次校正.为了防止在小数据集的情况下出现过拟合问题,采用了特殊设计的正则化项.基于高分五号高光谱遥感数据以及在长江口和沿海水域同时收集的悬浮泥沙浓度实地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4.
黄艳  李庆利 《电子技术》2008,45(2):57-58
使用VB.Net和Mapinfo的MapX组件,结合SQL Server2000数据库,实现了移动通信基站的可视化管理。将移动基站分布信息、呼叫信息、切换信息等在电子地图上以不同的视图标示,为移动基站网络建设的优化配置提供一定的支持,也使运维人员对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更加直观。  相似文献   
5.
基于超光谱图像的舌体分割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舌体分割是实现中医舌诊现代化的一个前提工作,分割质量直接影响舌象诊断的性能.然而由于舌的生理特征比较复杂,舌的形态以及舌与嘴唇的连接各不相同,使得舌体分割比较困难.本文采用超光谱成像系统代替数码相机采集舌图像,并借鉴光谱角度匹配算法,发展了基于超光谱图像的舌体分割算法.这一算法通过光谱角度匹配算法将超光谱舌图像立方体转换成光谱角度立方体,然后采用一维脉冲波形的边沿信息检测出边缘信息,最后实现了舌体的分割.试验表明,这种基于超光谱图像的舌体分割算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将舌体分割出来.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对单片机的几种多任务编程方法做了一些探讨和比较.  相似文献   
8.
在外科神经修复手术中, 断端神经束性质的识别成为良好修复的关键。现有的一些神经束识别的方法不太理想。分子超光谱成像技术同时提供生物组织图像和光谱两方面的信息, 对检测目标可进行定性、定量和定位的描述, 可对不同的生物组织从光谱特性的角度识别、分类并在图像上定位;相比较于其他医学成像技术, 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把超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神经束的识别和分类研究中, 以期通过不同神经束的特征光谱来识别并分类神经束, 并借助图像光谱信息确定神经束在图像中的定位, 以便更好的辅助外科手术人员开展神经修复手术。研究意义在于: 提出一种全新的神经束识别和定位的方法, 辅助外科人员提高神经修复的疗效;储备超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生物组织的定性定量定位分析和研究的技术, 加快超光谱成像技术向实用阶段进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AVR单片机多功能实验开发板,实验板的硬件结构采用功能模块的形式,各单元相互独立,可以灵活组合并给出了实验板的基本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实验板提高了实验技术水平,锻炼了学生综合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ITS的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根据国外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情况 ,结合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现状 ,利用现有的GP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GIS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一系列逐渐成熟的技术初步构建了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