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7篇
晶体学   2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82篇
无线电   1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ZnO薄膜的特殊光谱性质及其机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195nm)为激发源,在低温下观察到Si基衬底上ZnO薄膜的发光有三种紫外发射,其峰值波长分别为380,369.5,290nm。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衰减时间和不同的温度依赖关系,但其激发谱相同。强激发带不在近紫外区,而在真空紫外区(100~200nm),可能源于ZnO的下价带(Zn3d组态)电子的激发。对三种紫外发射的来源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磁二向色性光电发射( M D P E) 技术是结合光电子能谱和磁二向色性技术的磁学测量方法,近年来已成为研究表面、界面和薄膜等低维体系磁性的重要手段。本文概述了其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着重探讨几种 M D P E 效应的产生及其理论解释,并介绍了 M D P E 在磁性过渡金属、稀土金属低维体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Zn1-xCoxO稀磁半导体薄膜的结构及其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等技术研究脉冲激光气相沉积法制备的Zn1-zCoxO(x=0.01,0.02)稀磁半导体薄膜的结构和磁性.磁性测量结果表明Zn1-xCoxO样品都具有室温铁磁性.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其薄膜样品具有结晶良好的纤锌矿结构.荧光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测试结果表明,脉冲激光气相沉积法制备的样品中的Co离子全部进入ZnO晶格中替代了部分Zn的格点位置,生成单一相的Zn1-xCoxO稀磁半导体.通过对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的分析,确定Zn1-xCoxO薄膜中存在O空位,表明Co离子与O空位的相互作用是诱导Zn1-xCoxO产生室温铁磁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徐世红  徐彭寿 《物理》1996,25(2):118-121
简要地阐述了同步辐射的优越性,介绍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光电子能谱站与光束线的设备,综述了国内主要用主站工作人员在金属/半导体界面等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和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钆在MgO薄膜表面吸附的特性,首先在经硫代乙酰胺(CH3CSNH2)处理的GaAs(100)表面外延生长P型半导体MgO(110)薄膜,然后利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研究钆在此表面的吸附,结果发现由于Gd/MgO界面的能够弯曲使Mg2p向高结合能端位移0.4eV,而且从实验结果推断,钆与衬底反应很弱,并且主要以团簇的形式吸附。  相似文献   
6.
利用固源分子束外延(SSMBE)生长技术, 在1350K的衬底温度下, 通过改变Si束流强度, 在6H-SiC(0001)面上外延生长6H-SiC/3C-SiC/6H-SiC量子阱结构薄膜, 并用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与光致发光(PL)谱对生长的薄膜的晶型和发光特性进行表征. RHEED 结果显示生长的薄膜为6H-SiC/3C-SiC/6H-SiC量子阱结构薄膜. 室温下He-Gd激光激发的光致发光(PL)谱显示, 薄膜在480-600 nm范围内存在衬底未观察到的较强发光. 拟合得到的发光峰与依据量子阱结构模型计算出的发光位置较为一致. 由此表明, 该强发光带可能是6H-SiC/3C-SiC/6H-SiC量子阱结构的发光.  相似文献   
7.
         下载免费PDF全文
Ferromagnetic resonance (FMR) has been used to investigat the magnetism of Fe overlayer on S-passivated GaAs(lO0) pretreated by CH3CSNH2. Comparing with the magnetism of Fe overlayer on clean GaAs(100), we find that sulfur passivation can prevent Aa diffusion into Fe overlayer and weaken the interaction of As and Fe. It results in enhancing the magnetism of Fe overlayer on GaAs(100). We als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pre-annealing of S- pasaivated GaAs(100) substrate on the magnetism of Fe overlay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effective magnetization can be obtained at annealing temperature of 400℃.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synchrotron radiation photoemission, it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change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urface structure of the passivation layer on GaAs(100) surface after the annealing.  相似文献   
8.
The Na absorption on Si(100) 2×1 surface is studied with quantum chemistry molecular cluster metho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st favourable absorption site of Na is the cave site and the charge transfer of Na atom to Si is large when the Na coverage is smaller than 0.5 monolayer (ML). A Na chain is formed along the cave sites at the 0.5 ML Na coverage, the charge transfer then becomes small. The calculated density of states show that the Na atoms are metallic along the chain. At 1 ML coverage, the Na atoms occupy both the cave and pedestal sites and form a double-layer. There is a charge transfer of 0.5e from each Na atom to the Si surface. The calculated surface energy shows that the saturation absorption of Na on Si surface is 1 ML.  相似文献   
9.
利用同步辐射和铁磁共振研究了使用 CH3CSNH2 硫钝化的 Ga As( 1 0 0 )表面铁超薄膜的电子结构和磁性 .实验结果表明 ,硫钝化能阻止 As向铁薄膜层的扩散 ,减弱 As和 Fe的相互作用并增强了在 Ga As( 1 0 0 )表面生长的铁超薄膜的磁性 .  相似文献   
10.
利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研究了K对P型InP(100)表面的催化氧化反应过程.对于O2/K/InP(100)体系的P2p、In4d和价带光电子能谱研究可知,在氧吸附的过程中,O和P、In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O更易于与K在吸附过程中与InP(100)衬底之间的界面反应形成的K-P化合物中的P健合.碱金属K的存在并不直接和O发生作用,而是起到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增加了电荷向氧传输的能力.使得O2的分解和吸附变得更加容易.在In4d芯能谱中,In-O之间的反应并不是很明显,而在价带谱中则可以明显地看到In-O之间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