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1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篇
无线电   1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金属镍、镍镀层及Nl-La2o3复合愤层于900℃、1000℃时的恒温氧化实验,发现Nl-La2O3复合镀层的氧化行为明显改善。高分辨电子显徽镜(HREM)的观测研究表明,Ni-La2O3复合铰层氧化时,纳米尺寸的ka2O3颗粒掺人到氧化层中,形成了NiO-La2O3复合氧化物层;在氧化层晶界发现了异常原子排列的新现象。由此认为,Ni-La2O3复合镀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小尺寸的纳米颗粒可微量溶解,成为La(3+)的晶界们聚“源”,阻止Ni(2+)的短路向外扩散,从而改善了氧化层的微观结构和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的无氧低氟等离子去屑工艺已开发应用于圆片级芯片尺寸封装。这种无氧去屑工艺。使用H2/N2混合气体作为主刻蚀剂,并携带微量含氟气体(CF4<0.5%)。在H2/N2混合气体中添加CF4可加快BCB刻蚀速度。BCB刻蚀速度随温度上升而线性增加,并能在150℃至240℃的温度范围内作精确调整。已确认,对于BCB聚合物的去屑。这种无氧等离子工艺与传统的含氧离子工艺相比有着显著的优点,其中包括对二氧化硅和氮化硅上的BCB有极大的刻蚀选择率,而对铝、铜合金等金属引线无有害冲击。  相似文献   
3.
合理利用已知条件是问题顺利求解的关键,但某些命题中条件的给出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需要解题者深入挖掘才能得到的.那么,如何才能正确挖掘出这些隐含的条件,决定着问题能否顺利解决.本文笔者以圆锥曲线问题为例,就其隐含条件的探究提几点建议,供广大读者参考.一、挖掘解析几何的平面几何性  相似文献   
4.
多次辐照条件下YAG脉冲激光熔敷层开裂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松  陈江  王茂才  吴维 《中国激光》1999,26(4):362-366
采用Nd:YAG固体脉冲激光器,在镍基高温合金上激光熔敷镍基自熔合金,对激光多次辐照条件下熔敷层的开裂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脉冲激光多次辐照,对熔敷层的组织及硬度影响不大;激光辐照次数的增多,促进了熔敷层裂纹萌生,其裂纹形态为沿晶高温液化裂纹;对基材热输入的增多,促进了基材再热裂纹的萌生  相似文献   
5.
丙炔醇聚合股对铁在酸性溶液中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了Fe/H_2SO_4与Fe/H_2SO_4+H_2S体系中丙炔醇(PA)聚合膜的形成及其缓蚀作用,同时利用SEM、AFM及EDX对PA聚合不同时期铁表面腐蚀形貌进行观测与成分分析.结果表明,Fe/H_2SO_4与 Fe/H_2SO_4+ H_2S体系中 PA可逐渐聚合成膜,从而有效抑制基体的腐蚀,使电极表面较为平整,微米尺度下呈现规则的块状结构;但Fe/H_2SO_4体系中宏观上PA并未形成连续的保护膜,导致电极表面局部发生腐蚀;而Fe/H_2SO_4+H_2S体系中,H_2S、HS-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减缓了PA聚合成膜,但长时间腐蚀后,由于硫化物的生成覆盖在PA聚合膜上,使其具有长期缓蚀效能.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是当前社会关注和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众多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中,基于表面活性剂的化学淋洗技术由于具有原位、高效、治理成本低、可同时去除多种重金属和非水溶性有机污染物等特性成为研究的重点.相对于化学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因其优良的耐极端温度、耐盐碱、可生物降解、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绿色安全特性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经过近年的发展,生物表面活性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已取得诸多成果,本文从去除土壤重金属的机理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并对应用生物表面活性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李远士  牛焱  吴维 《物理化学学报》2000,16(10):920-925
为探讨晶粒尺寸变化对多相合金氧化行为的影响,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Fe-50Cu过饱和固溶体纳米涂层,并利用热重实验对比研究了该涂层与同成分的铸态合金在800℃空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铸态合金中形成了包括铁和铜的氧化物及其复合氧化物在内的复杂外氧化膜,同时发生了铁的内氧化。涂层中发生了铁的单一外氧化,但涂层退化后,合金基体中仍出现铁的内氧化。这种氧化模式的转变机制在于涂层尺寸的纳米化显著扩展了  相似文献   
8.
H~2S对硫酸溶液中铁腐蚀作用的CNDO/2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丽静  牛林  林海潮  吴维 《化学学报》1998,56(11):1055-1062
动电位扫描得出工业纯铁在含H~2S的H~2SO~4溶液中腐蚀的电化学行为。应用CNDO/2法确定了阴、阳极电位下H~2S,HS^-在金属Fe晶面上的稳定吸附取向与最佳吸附间距,通过对吸附物总能量、结合能、净电荷分布的计算,得出H~2S体系阴、阳极反应被加速的微观机制。阳极电位下,大量HS^-为S原子的平行吸附方式,HS^-负电荷大部分向Fe转移,促进铁的溶解。阴极电位下,少量H~2S则为H原子的平行吸附方式,Fe表面负电荷向H~2S分子中与Fe作用的H转移,促进析氢。在CNDO/2法计算的基础上,圆满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拉曼光谱技术与便携式拉曼光谱仪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引言 1928年印度科学家拉曼在实验中发现,当一束单色光照射在某些物质上时,会产生一些不同于原单色光、非常微弱的散射光.这部分散射光的波长与原激发光的波长总是相差一个恒定的数量.这一发现在当时立刻引起了轰动,并被英国皇家学会称为"20年代实验物理学中最杰出的发现之一".这种散射后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拉曼效应.  相似文献   
10.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多模干涉波导(MMI)结构的InP基90°光混频器芯片,该芯片的波导层材料为InGaAsP,包层和衬底材料为InP,芯片的单模波导宽度设计为2.6μm,多模干涉波导的长度和宽度分别设计为844和20μm。采用三维光束传播法(3D BPM),仿真分析了波导材料折射率、厚度、宽度和长度的工艺误差容限,仿真结果表明在1 535~1 565 nm波长范围内所设计的光混频器芯片的净插入损耗小于1 dB,相位偏差小于±5°。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