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3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13篇
无线电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从瑞士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ATCC8018)中提取了N-脱氧核苷转移酶进行催化合成抗病毒药物2′,3′-双脱氧双脱氢-5-氟胞嘧啶核苷(D-D4FC)的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液的pH值、缓冲液以及反应底物浓度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离子束刻蚀位相型Ronchi光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采用紫外光刻和离子束刻蚀方法制作位相型Ronchi光栅的工艺技术,并对其衍射特性进行了讨论,同时给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离子束刻蚀位相型Ronchi光栅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采用紫外光刻和离子束刻蚀方法制作位相型Ronchi光栅的工艺技术,并对其衍射特性进行了讨论,同时给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实验角度对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软X射线束的空间相干性进行了研究.利用放置在物面上的高分辨正性光刻胶,记录了中心波长为3.2nm的波带片和针孔直径为30μm组合的光场分布(光斑),获得相应条件下的爱里斑及空间相干直径实验数据;完成了一个双缝干涉实验.所得的这些结果与理论计算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用于ICF的大尺寸位相元件的设计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发展了用于实现ICF靶面均匀照明的大口径连续型位相元件设计的新方法,并且在工艺上进行了初步试制。等厚干涉图显示达到了预期的大口径、连续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用于超宽焦斑光束整形的大口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和制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进混合优化算法首次设计并制作了口径168.7 mm的连续衍射光学元件实现类环形光束入射,输出直径650μm超宽焦斑光束均匀照明.用Nd:YAG脉冲激光器1.064 μm波长激光进行实验,获得了与设计尺寸相符、边缘陡峭、无中心尖锐脉冲、具有极好的离焦宽容性的宽焦斑,但焦斑顶部不均匀性较大.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焦斑顶部较大的光强调制主要来源于现有的工艺及实验条件误差.  相似文献   
7.
光刻胶灰化技术用于同步辐射闪耀光栅制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光刻胶光栅浮雕图形缺陷成因的基础上,首次将光刻胶灰化工艺引入到全息-离子束刻蚀制作闪耀光栅工艺中,并成功地为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光化学站制作了12001/mm,闪耀波长为130nm的锯齿槽形光栅。测试结果表明光刻胶灰化处理对制作大面积优质的光刻胶光栅非常有效和实用。  相似文献   
8.
软X射线透射光栅制作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透射光栅广泛用于真空紫外、X射线、物质波的衍射和光谱测量。分别介绍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空间微结构实验室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透射光栅制作技术及其新进展。麻省理工学院空间微结构实验室为完成 AXAF巨型空间天文台上的高能透射光栅谱仪经历了近 2 0年的发展 ,其光栅制作工艺日趋成熟 ,代表了当前世界最高水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为了满足惯性约束核聚变实验研究的需要 ,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透射光栅的研制工作 ,在提高光栅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线密度  相似文献   
9.
自支撑软X射线针孔透射光栅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绍军  洪义麟 《光学学报》1994,14(1):12-112
本文报道了在研制聚酰亚胺衬底的软X射线透射光栅的基础上^[1],采用全息-离子束刻蚀方法和微电镀技术研制成功了无衬底自支撑的软X射线针孔透射光栅,简要地介绍了工艺过程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马少杰  赵伟  傅绍军  鲁平  汪贤秀 《中国激光》1995,22(12):915-918
简述了单片集成光波导波分器的原理和制备工艺。并用同一根光纤传输的两波长激光束(632.8um,785.5um)测试了该器件的波分特性。实验中成功地观察到同光纤传输的两个不同波长的激光信号在波分器的输出端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