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晶体学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篇
无线电   6篇
  2013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非同向声光可调谐滤光器的成像分辨率和影响成像分辨率的因素。计算了TeO2非同向声光可调谐滤光器的衍射角展宽ΔQd与带通Δλ的关系。所得结果有助于非同向成像用的声光可调谐滤光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从InSb双稳器件的双稳定态方程出发,选择InSb薄片长度L及前后反射端面的反射率R_F、R_B为最优化参数,在模拟实验条件下,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优化。得出透射型及反射型双稳器件的定态曲线。通过改变L、R_F、R_B得到器件工作光强、开关范围、调制幅度等变化规律,从中求出最佳L、R_F及R_B值,作为器件设计的最优化参数。获得的大量曲线  相似文献   
3.
声光可调谐滤光器调谐曲线的测量魏爱俭,丁兰英,任诠,安希书(山东大学光电系济南250100)一、引言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声光互作用现象早在本世纪30年代就已被发现,但由于声光互作用所引起的光频率和方向变化都很小,没有多少实用价值,长期以来未受到重视.自从...  相似文献   
4.
随着液氮温区的氧化物超导体尤其是薄膜的研制成功,开拓高温超导材料的实际应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为了研究高温超导材料在T_C附近的行为,我们分别在实验上建立了一套直流超导电导测试装置和交流超导电导测试装置,精确做出了YBaCuO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直接数值计算定态曲线的方法研究器件参数的最优化问题,得到的结果比较明确,有助于这类器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参考文献[1]和[2]曾用电中性近似作为迭代初值,计算了p-n型碲镉汞光伏探测器的稳态特性,并讨论了计算中所采用的特别设计的差分方法的稳定性问题。本文改用n-p型结构,并采用耗尽层近似作为迭代初值,除载流子分布、电势分布和伏安特性外,还增加计算了零偏压电阻R_0和结电容C_j及其随某些参量(底板厚度、载流子迁移率、结的陡缓)的变化。在工艺上,把n型层注入到p型碲镉汞比把p型层注入到n型碲镉汞要方便,并可减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一类非线性抛物型方程和配对的方程组.这种方程通常来自物理、化学、生物和生态科学中.它描述某种粒子或生物体在特定环境中变化的规律.特别是配对的方程组在固态电子学中用于描述两种带电粒子的制约关系,称为载流子方程.用于描述一个自然现象的数学模型,只要现象本身具有重复再现性(reproducibiljty),优一定是适定的,业且对那些给定的条件是连续依赖的.在此我们考虑这样的情况:即当时间趋于无穷时暂态解趋于一稳态解。这里稳态解实际是一个非线性椭圆方程组的解,而暂态解则是原抛物型方程组的解。我们将看到整个问题中解函数的正性(positivity)将起着基本重要的作用。无论对原数学模型或离散化的模型,正性是保证问题稳定性、适定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计算的角度来看如果计算格式破坏了解的正性常常出现计算的不稳定,人们称此为非线性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在Ag-Cu-Ti合金中加入一定量的TiC颗粒制成复合钎料,进行细粒度金刚石磨粒与45钢基体的真空钎焊实验.运用三维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TiC颗粒、Ag-Cu-Ti合金和金刚石磨粒之间的结合界面.结果表明:TiC颗粒能有效降低试验工艺下Ag-Cu-Ti合金在基体表面的流动性和结晶时产生的隆起,复合钎料在基体表面分布更趋平整,有利于细粒度金刚石钎焊等高性的控制;适量TiC颗粒在结合剂层中的均匀分布,能显著细化结合剂层的显微组织;复合钎料中添加TiC颗粒在实现细粒度金刚石磨粒与钢基体钎焊连接的同时,有效抑制了钎料合金对细粒度金刚石磨粒过度浸润所造成切削刃的包裹,保证了细粒度金刚石磨粒良好的出露.  相似文献   
9.
丁兰英  李颖 《压电与声光》1996,18(3):166-169
研究了非同向声光可调谐滤光器的成像分辨和影响成像分辨率的因素,计算了TeO2非同向声光可调谐滤光器的衍射角展宽△Qd与带通△λ的关系。所得结果有助于非同向成像用的声光可调谐滤光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推导了环境-膜-基底系统的反射率对于膜厚变化的灵敏度因子公式,利用计算机对三个不同的膜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了该灵敏度因子对于入射角的依赖关系曲线,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椭偏测量中入射角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