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化学   74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9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N_2和O_2纯转动拉曼光谱(PRRS)的温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计算了N2 和O2 的PRRS ,讨论了其温度特性。提出通过测量N2 和O2 的PRRS计算大气温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TDI三聚体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一种碱金属羧酸盐K-1000作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三聚反应的催化剂合成了以TDI三聚体为主要成分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将反应温度控制在35℃,催化剂K-1000用量为0.06%时,用苯甲酰氯作为阻聚剂可得到性能基本稳定的TDI三聚体产品。  相似文献   
3.
采用SPAN-OP复合乳化剂和K_2S_2O_8-Na_2SO_3氧化还原引发剂,进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的反相微乳液共聚合。测得单体的竞聚率r_(DM·MC)=1.11±0.16,r_(AM)=0.53±0.08。在单体总浓度为20—40%(wt),引发剂浓度为0.01—0.05%,乳化剂浓度为10—18%,聚合温度为299K的条件下,得到共聚反应动力学方程:R_p=k[M]~(1.07)[I]~(0.52)[E]~(0.90),文中对上述结果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4.
稀土催化体系Nd(napb)_3-AlEt_2Cl-Al(i-Bu)_3对双烯烃聚合的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催化剂Nd(naph)_3-AlEt_2Cl-Al(i-Bu)_3三组分反应产物的组成,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其催化异戊二烯聚合的活性。催化剂各组分的配比及制备方法对其活性及利用率有显著影响。催化剂的利用率随它使用时浓度的减小而增大,最后达到恒定链终止反应由体系中过量的AlEt_2Cl吸附于活性体而发生。  相似文献   
5.
粘贴于受弯基体表面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测量应变与基体真实应变之间存在误差,因此研究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变形机理、分析测量应变与真实应变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首先研究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与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然后,利用有限元解、实验值和理论解进行对比验证,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最后,通过参数分析研究弹性模量、厚度、粘结长度等参数对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测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限元解、实验值和理论解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有限元解与理论解的误差在2%以内,测量值与理论解的误差在7%以内.平均应变传递率随着基体弹性模量的增大、粘结长度的增长而逐渐增大,随粘结层弹性模量的减小、粘结层厚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该理论对应用于受弯基体应变测量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油酸失水山梨醇酯(SPAN)-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OP)复合乳化剂与K2S2O8-Na2SO3氧化还原引发剂,进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反相乳液共聚合,测得单体的竞聚率为γDADMAC=0.14±0.11,γAM=5.05±0.66;在单体浓度为25─45%,引发剂浓度0.06—0.1%,乳化剂浓度为5—9%,聚合温度303K条件下,得到了共聚反应动力学方程:Rp=k[M]0.68[I]1.31[E]0.73,文中对上述结果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开小孔的钢筋混凝土梁(孔径d与梁高h比小于0.3)具有节省空间和材料等优点,在土木工程中被广泛运用.其受力性能不同于无孔钢筋混凝土梁,孔洞的形状和位置对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有明显影响.运用光弹试验研究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对各种形状孔洞在不同位置时的孔洞周边主应力分布,从而得出孔洞的合理形状和位置.再通过承载试验,研究了不同孔洞直径和孔洞位置条件下,梁破坏裂缝的开展,孔边箍筋以及跨中部纵筋的应变分布、挠度变化.根据本次试验结果以及文献资料,提出开小孔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信息的不确定性是由于模糊性、随机性、不完全性、不精确性等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信息在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糊性这种不确定性上.我们课题组在此领域的研究已经持续20余年,概括起来讲,早期的研究兴趣在于模糊(非可加)测度与积分的理论建立,主要研究了传统的可加测度与积分理论到非可加情况的推广;尔后的兴趣转向为如何用数值方法确定非可加测度;近期的研究兴趣在于从已有数据中获取模糊控制规则以及具有模糊表示的归纳学习问题.近10年的研究曾得到了多项基金项目资助,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30余篇被SCI收录,20余篇被EI收录,省级以上奖励3项.以下是我们近期研究工作的一个总结,主要包括模糊决策树归纳;基于模糊信息的决策表简化;产生模糊规则的扩张矩阵算法;模糊归纳学习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基于示例学习的模糊控制等.  相似文献   
9.
选取8个典型的二价金属卟啉MP(M=Ca,Mg,Zn,Cu,Ni,Fe,Co,Mn)与三聚氰胺(L)形成轴向金属配合物(L-MP),应用概念密度泛函工具,系统地计算和比较了L键合前后对其结构和反应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钙的特别不稳定物外,L配体对其余6种MP的结构影响较小,它们有较高的化学势指数和较低的总化学硬度而趋向配体的解离;与铁卟啉能形成最稳定的轴向配合物,电子由配体N原子流向铁,中心铁的亲核Fukui指数值大于体系里其他原子的Fukui指数,且发生符号改变.在这些典型的赤道键合配合物中,金属M、配体N之间的二级微扰相互作用能,自然电荷布局以及概念密度泛函指数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线性关系.以上结果可为体内三聚氰胺致结石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When cultural tastes are not neutral but hierarchically matched to social status, people assimilate themselves to higher status by consuming cultural goods while distinguishing themselves from lower status by developing new tastes. Extending the Cucker-Smale model for mutual influence among agents, we examine when and how many cultural classes emerge from continuous distributions of tastes and what conditions those classes satisfy, through the assimilation-distinction mechanism. We simulate the models with different initial distributions of tastes (uniform, normal, and chi-square), given various ranges of 2 parameters: (a) the strength and (b) the range of distinction relative to assimilation. Tastes are flocking and cultural classes emerge when the range of assimilation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distinction. The number of classes increases with the strength of distinction, whereas the distance between classes equals the range of distinction. Some properties of emergent classes are mathematically proved. First, in a two-class system, the stronger distinction, the larger the upper class. Second, in a three-class system, the middle class is necessarily larger than the lower class and likely larger than the upper class. Third, a 3-class system cannot emerge if distinction is weaker than assimilation. These properties are universal and do not depend on the initial distribution of cultural tastes. This independence predicts homogeneous cultural classes emerging across different social conditions. Also, the cultural middle class as the largest group may explain why subjective class consciousness is often higher than objective position. Unless assimilating efforts can reach an infinite range, there emerges a cultural outcast at the lowest end of the cultural hierarc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