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化学   2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能带结构和等频面两方面完整阐述了利用光子晶体实现全角度偏振分束的条件,分析等频面目的在于确保波矢的切向分量保持连续,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模拟了高斯光束在波状膜层中的传播过程,通过对比TE模与TM模在0°—89°不同入射角情况下的振幅透射系数,理论上验证了波状膜层的全角度偏振分束效应.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偏振分束 等频面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粉末药品的非破坏定量分析,使用扑热息痛粉末药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数据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未知样品,讨论了影响网络的各参数,采用逼近度作为网络新的评价标准,由于人工神经网络好的非线性的多变量校正特点,预测结果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3.
邓冠铁  张艳彗 《数学研究》2005,38(3):281-285
对于半平面中的调和函数,在本文中证明了如果它的正部满足某些限制增长条件,则它可以用半平面边界上的积分表示出来并且它的绝对值也满足类似的增长条件,这一结果改进了在半平面中调和函数的某些经典结果.  相似文献   
4.
四齿型冠硫醚及其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尚未见文献作系统的报道。我们研究了1,4,8,11-14-冠硫醚-4(TTP)、苯并-1,4,9,12-14-冠硫醚-4(TTX)、1,4,8,11-四硫杂间环(艹反))tetrathiameta cyclophane,TTmX)、1,4,7,10-13-冠硫醚-4(TTE)、1,5-苯并-9-冠硫醚-2(BDT)、1,5;10,14-二苯并-18-冠硫醚-4(DBTT)以及TTmX与Ru、Rh、Pd、Pt氯化物的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工作内容及试验结果如下: 1.对上述冠硫醚及络合物的红外光谱初步作了归属。对属于C_2h点群的TTP进行了正则振动分析,用群论方法求出其振动光谱基频选律为: Г=26Ag+22Bg+23Au+25Bu 振动光谱共有96种正则振动方式,其中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各为48条。键伸缩和弯曲振动分布可表示为: Г伸缩=10Ag+7Bg+8Au+9Bu Г弯曲=16Ag+15Bg+15Au+16Bu 2.虽然前述几种四齿型冠硫醚的结构不同,但它们的红外光谱却十分相似,CH_2、苯环和C—S—C等基团振动的特征非常明显。这些冠硫醚的对称和非对称振动应分别在690cm~(-1)及730cm~(-1)附近。在冠硫醚中有苯环取代时,它们稍稍向高波数,导致同—CH_2CH_2—骨骼振动和苯环的C—H面外变形振动相重叠。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了反比例函数后,老师带大家总结了两个点及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对于两个一次函数对称的情况,我自己进行了探索,发现了  相似文献   
6.
杨彗  顾培夫  叶辉  杨立功 《光子学报》2006,35(10):1555-1559
研究了新型PPV衍生物聚对(2-甲氧基-5-辛氧基)苯撑乙烯, (Poly[(2-methoxy,5-octoxy)1,4-phenylenevinylene],MO-PPV)在薄膜态下的光致发光特性.对不同浓度MO-PPV的氯仿溶液制备的薄膜样品,在室温下测量了其荧光光谱,观察到MO-PPV在长波有一个“肩”型特征的发射峰.在对其采用曲线拟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薄膜样品的带隙下激发谱和选择激发荧光谱进行了分析,从实验上论证了长波段的发射峰来自于激发态S1到基态S0的振转跃迁,排除了薄膜聚集体和激基缔合物发光的可能性.并基于不同浓度样品中Frank-Condon因子的强度变化,对各发射峰强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粉末药品的无损定量分析,使用安体舒通粉末药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数据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未知样品,讨论了影响网络的各参数,使用了逼近度作为网络新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粉末药品的非破坏定量分析。使用阿斯匹林粉末药品的近红外漫反射一阶导数光谱数据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未知样品。讨论了影响网络的各参数,使用了新的网络评价标准-逼近度。  相似文献   
9.
陈光伟  文景  杨国彗 《物理实验》2007,27(3):21-22,25
为了解决混合法测量冰的熔化热实验中热量损失的问题,设计了电热法测定冰的熔化热实验仪.真空保温杯和冰水混合物双重隔离实验对象,降低了冰与环境的热交换,通过移液管测量冰熔化成水的体积变化,进而测定冰的熔化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