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16篇
物理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一种以过渡金属离子为添加剂,基于配位相互作用的毛细管电泳技术。选择7种芳香胺类化合物作为分析对象,考察了金属离子种类和浓度、运行介质酸度、电压对配位毛细管电泳的影响。通过对邻苯二胺变质样品的鉴别以及实际合成药磺胺类药物的分离,考察了这种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的分离能力,效果令人满意。应用于颠茄磺苄啶片中磺胺甲噁唑(SMZ)的定量测定时,SMZ的检出限为0.12 mmol/L;线性范围为0.25~10 mmol/L(r2=0.991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表明所建立的配位作用毛细管电泳(C ICE)方法,具有稳定、可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是葛根药材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葛根提取物中葛根素的分离纯化技术进展。同时,指出β-环糊精键合固定相技术因具有绿色环保和低成本的优点,而成为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使用不同空间位阻的苯氧链接手臂修饰的聚(苯乙烯基-苯乙烯膦酸)-磷酸氢锆轴向固载手性MnIII(Salen)催化剂(Cat1–Cat3),随后在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为氧化剂的体系中考察了固载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同时,在相同氧化体系下测试了一系列均相催化剂类似物(Cat4–Cat6).结果表明,在非均相条件下,可调变苯氧链接手臂的邻位取代基对催化剂活性起着重要作用,环氧化产物的对映选择性随着取代基位阻的增加而增大,但产物转化率有一定程度下降.此外,非均相催化剂即使在没有轴向助剂的参与下(通常需要添加,为了增大催化活性)仍然表现出非常高的催化活性,尤其对α-甲基苯乙烯反应,其对映选择性从6.8%增加到76.8%,转化率从19.8%上升到90.7%.制备的非均相催化剂11次的循环使用实验表明,在前5次使用后催化剂活性与对映选择性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微乳液电动色谱测定油-水分配系数的改进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微乳液电动色谱(MEEKC)中化合物浓度和高电场对其迁移行为的影响, 探讨了化合物分配于微乳后改变微乳内相性质的原因, 以及电泳高电场致使微乳液性质变化的机理.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测定化合物油-水分配系数的改进型MEEKC方法. 将此改进方法应用于烷基苯化合物之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其测定值与文献参考值平均相差0.07个对数单位, 准确度较现行MEEKC方法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一系列通过苯氧基修饰的聚(苯乙烯-异丙烯膦酸)磷酸氢锆(ZPS-IPPA)轴向固载手性Mn(Salen)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催化结果表明:苯氧链接手臂邻位取代基对于环氧化结果有重要影响,相比邻位取代基为-H和-CH3,取代基为t-Bu基团时,催化剂能够提供更高水平的对映选择性。同时,比较了两种长度几乎一致的链接手臂(-NH-C6H4-NH-,-O-C6H4-O-),结果表明:在没有轴向助剂N-甲基玛琳氮氧化物(NMO)参与下,在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为氧化剂的体系中, 链接手臂-O-C6H4-O-比-NH-C6H4-NH-更有利于取得优异的催化效果。制备的非均相催化剂在前5次后催化活性与对映选择性几乎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以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氢锆(ZPS-PVPA)为催化剂载体, 通过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中无机磷酸氢锆的羟基进行修饰, 再与均相手性Mn(salen)催化剂进行轴向配位固载, 实现了手性均相催化剂的非均相化.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证实制得了非均相催化剂. 随后, 考察了该非均相催化剂对α-甲基苯乙烯、 苯乙烯以及茚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以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为氧化剂, 在 0 ℃反应 3 h, 催化剂用量为 0.03 mmol, 在轴向配体 N-甲基吗啉氮氧化物(NMO)的参与下, 催化剂能高效催化α-甲基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 反应的对映选择性(e. e.值)可达 91.5%, 转化率为 99%. 此外, 以茚为底物考察了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 结果表明, 催化剂重复使用10次后, 反应的e. e.值(>90%)远高于在相同条件下均相Mn(salen)催化剂催化茚反应的e. e.值(65%).  相似文献   
7.
化学合成成分实时监测技术是一种新颖的化学过程分析方法,可对化学合成成分进行实时动态监测,揭示化学反应发生的微观机理、反应历程和动力学特征,合理确定反应终点,提高反应的选择性、产物质量和收率。阐述了实时监测技术基本结构与原理,综述了实时监测技术在化学合成成分分析中的应用,着重评价了光谱法、色谱法及其联用技术在化学合成成分实时监测中的研究、开发和进展。采用联用技术可发挥色谱的高效分离和定量特性以及光谱灵敏的定性鉴别能力,以实现对复杂体系中特定成分的实时监控。随着微处理器和嵌入式系统的研制,化学合成成分实时分析技术将向微型化、智能化、数字化、功能化且通用性广、兼容性强的多通道组分监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邹晓川  石开云  王存 《催化学报》2014,35(9):1446-1455
使用不同空间位阻的苯氧链接手臂修饰的聚(苯乙烯基-苯乙烯膦酸)-磷酸氢锆轴向固载手性Mn(Salen)催化剂(Cat1-Cat3),随后在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为氧化剂的体系中考察了固载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同时,在相同氧化体系下测试了一系列均相催化剂类似物(Cat4-Cat6). 结果表明,在非均相条件下,可调变苯氧链接手臂的邻位取代基对催化剂活性起着重要作用,环氧化产物的对映选择性随着取代基位阻的增加而增大,但产物转化率有一定程度下降. 此外,非均相催化剂即使在没有轴向助剂的参与下(通常需要添加,为了增大催化活性)仍然表现出非常高的催化活性,尤其对α-甲基苯乙烯反应,其对映选择性从6.8%增加到76.8%,转化率从19.8%上升到90.7%. 制备的非均相催化剂11次的循环使用实验表明,在前5次使用后催化剂活性与对映选择性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在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制约实验室健康运行的主要障碍为:实验室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实验室管理不规范;实验队伍建设不科学等。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校在转制升本后采取的思路,指出更新高等教育理念,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总体规划、合理设置、基础优先、立项建设”等原则进行规划;通过“建章立制、分级管理、及时跟踪、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保障实验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新时期“中国梦”的人才培养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0.
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载体-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氢锆-轴向固载手性Salen Mn髥催化剂,将其应用于非官能烯烃的多相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在没有昂贵轴向添加剂参与下,产率与对映选择性均急剧增加。以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为氧化剂催化氧化α-methylstyrene,转化率从25.0%上升到98.8%;对映选择性从5.3%提高到67.3%。催化剂在循环使用5次以后,催化活性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