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物理学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用光谱纯铜粉考察了P-E HGA-500型石墨炉的管壁温度,首次研究了此石墨炉内原子蒸气的激发温度,证明了用双线法测定的激发温度为区域平均激发温度,真正的等温区域只存在于原子化开始的瞬间。通过研究激发温度的变化,我们认为当内气流速不小于20ml/min时,样品耗散主要由内气流的迁移作用决定。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石墨炉内氩气氛中杂质分压的计算,得到了与其他作者明显不同的结论。在原子化过程中,如果样品中的组分以氧化物形式热分解,则石墨管内氧的分压主要取决于样品中组分的氧化物热分解释放出的氧量。在常用原子化温度范围内(1000—2500K),常规样品分析所用氩气中氧的分压低于10~(-12)atm。我们首次提出了CO分压的变化特性。杂质主要以CO存在,也就是说,气氛中CO的分压近似等于除去H_2、N_2以外杂质总的分压。  相似文献   
3.
“出现温度”概念及在考察原子化机理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热解涂层石墨管和涂钽石墨管内,对影响欲测样品处管壁温度的因素进行考察,首次给出了“出现温度”概念较为严格的定义。测得铜系列样品的出现温度在1050℃—1100℃范围内。我们观察到这些物质在半封闭型原子化器内的原子化过程中的速率控制步骤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