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化学   124篇
物理学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吡罗红为底物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荧光反应测定葡萄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吡罗红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下可被过氧化氢氧化而使其荧光猝灭。在pH 7.2中性介质中,稳态催化速率由酶和底物浓度决定,催化体系服从Michaelis-Menten方程,用Lineweaver-Burk作图法求得米氏常数、最大反应速度、催化常数分别为2.4×10~(-5)mol·L-1,2.5×10~(-6)mol·L-1s-1,75.8 s-1。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荧光F0/F的猝灭程度与过氧化氢浓度在0-3.6×10~(-7)mol·L-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6.3×10~(-9)mol·L-1;当与葡萄糖氧化酶联用时,可定量检测葡萄糖,线性关系为0-8.0×10~(-7)mol·L-1,检测限为3.4×10~(-8)mol·L-1。方法用于分析人血清中葡萄糖含量,分析结果与苯酚-4-氨基安替比林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铁(Ⅲ)-氟哌酸-鸟苷酸三元络合物的荧光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岩  沈含熙  黄汉国 《分析化学》1997,25(4):419-422
铁(Ⅲ)及铜(Ⅱ)离子能与氟哌酸(NF)形成络合物而猝灭氟哌酸分子的内源性荧光。通过温度对其猝灭行为的研究,确认铁(Ⅲ)及铜(Ⅱ)离子与氟哌酸形成了基态络合物,并采用荧光法测定了其组成为Me:NF=1:1。当有鸟苷酸存在时,发现鸟苷酸与铁(Ⅲ)离子对氟哌酸荧光具有协同猝灭作用。确认形成了铁(Ⅲ)-鸟苷酸-氟哌酸三元络合物。为铁(Ⅲ)离子在氟哌酸与DNA结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3.
前些天从国内给寄来了一本“希有金属”中译本。应该说这本书在我国的翻译出版是有意义的和适时的。特别对于今天从事希有金属方面工作的读者来说,更是迫切需要。但遗憾的是,读了该书译本以后,发现译者在保证本书翻译质量上是不够认真负责的。译本中错译,误译,意思不明之处层出不穷,大大地降低了原书应有的质量。因此,不得不向贵刊写信,希望大家来评论这本书的翻译质量。本人因从事分析化学,由于时间所限,不能逐章逐节校对阅读,但就其中分析部分阅读之后,发现错误已不下数十余之处。应该指出,全书共约四百页,而分析部分约五十余页,占八分之一,其错误已达如此之多,那么可以想象全书的错误更是可观的了。这里的错误,有许多都是比较严重的,读后容易使读者产生不正确的理解。有许多错误是由于译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胶束对硝基磺酚K与锆的显色反应的增敏作用以及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配合物中锆与硝基磺酚K的组成比为1:3,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红移至668nm,摩尔吸光系数增大到1.10×10~5L.mol~(-1).cm~(-1)。反应选择性得到很大的提高。拟定了一个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的分光光度测定锆的新方法。用于岩矿分析时,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TaqMan-分子灯标:一种新型的荧光基因检测探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TaqMan及分子灯标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类新型的均相荧光检测探针—— TaqMan-分子灯标(TaqMan-MB),该探针集合了分子灯标的发夹结构及TaqMan探针降 解作用的工作原理,使检测效果更好.与实时PCR仪联用,可用于靶基因的定量检 测.  相似文献   
6.
刘有芹  颜芸  沈含熙 《中国化学》2005,23(9):1165-1172
A thin film of manganese hexacyanoferrate (MnHCF) was electrochemically formed on a glassy carbon (GC) electrode to prepare a 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 (CME). The mechanism of film formation of MnHCF and its growth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by cyclic voltamme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oichiometric composition of MnHCF is Mn^ⅢFe^Ⅲ(CN)6, an analogue of prussian yellow. There exist three clear-cut stages in the whole modification process and the last stage is indispensable to the fabrication of homogenized, stable MnHCF film and must last for an appropriate time.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MnHCF/GC electrode was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which further verified the effective deposition of MnHCF film on GC. The kinetic constants of MnHCF/GC electrode process were also evaluated. The resulting MnHCF film modified electrode presented good stability and high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the oxidation of H2O2, indicating that MnHCF film possesses function of catalase and can be expected for analytical purposes.  相似文献   
7.
沈含熙  汤园平 《分析化学》1995,23(8):894-898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含西佛碱的偶氮荧光试剂,双-[4-(α-萘偶氮)-水杨醛]缩邻苯二胺的合成。试剂在435nm处有一强荧光峰。当有铜离子存在时,可与试剂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而使试剂的荧不熄灭。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利用此反应建立了一个荧光测定痕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表面活性剂极性端在胶束增敏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端主要是由荷电中心原子及次碳链所组成。我们认为,一个比较完备的胶束增敏理论,应该能够解释表面活性剂极性端不同时的增敏现象和对实验条件的影响。目前,在分析化学中所使用的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也反映在极性端部分。因此,要解决增敏现象的本质,找出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在胶束增敏作用中的异同,有  相似文献   
9.
铌的高灵敏显色反应,迄今报道甚少。以邻硝基苯基萤光酮为显色剂的氯仿萃取光度法,虽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ε=1.38×10~5),但由于使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操作而感不便。我们考虑以胶束增敏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铌的测定来代替萃取光度法,可能使实验操作简化。试验结果表明,在酒石酸-盐酸介质中,铌(Ⅱ)  相似文献   
10.
在水溶液中钴(Ⅱ)与亚硝基R盐所形成的配合阴离子可以与有机碱阳离子(结晶紫)缔合形成中性缔合分子。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配合物可稳定存在于水溶液中。钴(Ⅲ)-亚硝基R盐-结晶紫配合物在510nm处有一最大吸收,摩尔吸光系数ε_(510)=1.47×l0~5L·mol~(-1)·cm(-1)。配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比为:Co:R:CV=1:3:6。反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采用双峰双波长法测定钴可使灵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相应的摩尔吸光系数ε_(510-640)=4.09×10~5L·mol~(-1)·cm~(-1)。方法用于合成试样中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