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首次以有机胺为结构导向剂,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微孔砷酸铟材料InAsO4-1,并对其进行了结构及性质表征。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表明InAsO4-1分子式为InAsO4(H2O)2。晶体学数据为:Pbca,a=0.9090(4)nm,b=1.0344(4)nm,c=1.0468(4)nm,α=β=Υ=90°,V=0.9843(7)nm^3,Z=8,R=0.0480,Rw=0.1045。InAsO4-1具有三维结构,其a,b方向分别有4元环及6元环的一维孔道,结构中还含有一8^16^44^2笼,热重分析显示其结构水较稳定。  相似文献   
2.
以酞菁钴为催化剂,纳米碳管为载体,分别通过超声法和四氢呋喃法混合分散,并在氮气氛围高温热处理制备了两种酞菁钴催化剂.热重分析(TGA)结果显示超声法制备的酞菁钴催化剂(CoPc-CNT-S)含钴的质量分数为8.1 wt%,四氢呋喃混合法制备的酞菁钴催化剂(CoPc-CNT-R)含钴的质量分数为7.0 wt%.X射线光电子谱(XPS)结果显示CoPc-CNT-R催化剂的含氮量是CoPc-CNT-S催化剂的两倍多,且两种催化剂含氮官能团的种类及比例不同.相比较而言,CoPc-CNT-S表面有更多的吡咯型氮.将两种催化剂应用于混合酸碱燃料电池中发现:CoPc-CNT-S对电催化氧还原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将CoPc-CNT-S作为燃料电池的阴极催化剂分别工作5 h和15 h后,电荷转移电阻相对CoPc-CNT-R为阴极催化剂时均较低.原因可能是相近比例的吡啶型N和吡咯型N的协同作用有利于电催化氧还原.  相似文献   
3.
由瞬态温度场的测量确定物体的多个热物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测量无限大平板却过程中表面及中心的瞬态温度,同时确定其导热系数λ,导温系数α和比热容C。对测量误差进行的分析与计算表明,在置信概率95%下,α,λ,和C的最大相对偏闻分别不大于3%,5%和7%。  相似文献   
4.
煤灰是稀土等战略性关键金属资源的重要资源来源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未建立煤中稀土元素的标准分析方法。相比其他类型的传统稀土矿产,煤灰基体组成更为复杂。针对现有酸湿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试煤灰中稀土元素存在的前处理效率低、质谱干扰及其消除方法繁琐复杂、测试结果不够准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石墨消解-(动态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串联质谱(ICP-MS/MS)的煤灰中微量稀土元素快速、准确测定含量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消解体系(硝酸、硝酸-盐酸、硝酸-氢氟酸、硝酸-盐酸-氢氟酸)与消解温度(100、 140、 180℃)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发现以硝酸-盐酸-氢氟酸为消解介质、 140℃温度条件下煤灰消解效果最好,氢氟酸的加入可以显著提升稀土提取效率,二次加水消解赶去HF避免了难溶氟化物的生成及HF对质谱测试的不利影响。ICP-MS/MS测定过程中分别将Rh、 Re元素作为内标在线加入补偿基体效应,通过对比无气体质量原位模式(M-SQ-N/A)、氦气碰撞和动能歧视模式(M-SQ-KED)、氧气质量转移模式(M-TQ-O2)、氨气质量转移模式(M-TQ-NH<...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定向战斗部的毁伤效能,明确序贯起爆参数对定向战斗部毁伤效能的影响,运用LS-DYNA有限元程序,采用破片速度差累加和飞散角累加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序贯起爆参数下破片初始威力参数,利用毁伤概率法,计算了不同序贯起爆参数下战斗部对地面军用车辆的毁伤效能。结果表明:起爆线个数和起爆线夹角主要影响破片速度大小,起爆延时时间主要影响破片速度大小和飞散角正负占比。相对于偏心一线和三线序贯起爆,偏心两线序贯起爆在落高为7~9 m时有7.5~25.0 m2的毁伤面积。当起爆线夹角由30°增大到120°,落高为4~8 m时,战斗部对地面军用车辆的毁伤面积降低3.9%~60.3%。序贯起爆的延时时间由零增加到0.75倍的相邻起爆点间爆轰波传播时间,落高为4~8 m时,战斗部的毁伤面积增加8.4%~87.2%。当起爆方式采用偏心两线序贯起爆,起爆线夹角取30°~60°,延时时间取0.50~0.75倍的相邻起爆点间爆轰波传播时间时,破片战斗部对地面军用车辆目标具有较好的毁伤效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