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5篇
物理学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硫酸中铜、铁和锌,确定了最佳仪器工作条件和样品处理方法.在选择好的实验条件下,测定铜的特征浓度为0.005μg/mL/1%;铁的特征浓度为0.014μg/mL/1%吸收;锌的特征浓度为0.002μg/mL/1%吸收.回收率分别为铜97.7%-98.2%,铁98.2%-99.4%,锌96.8%-98.7%.  相似文献   
2.
以国标法为检测标准,对会理益门煤矿煤矸石发电厂进行排污现状监测与检测。通过现场监测、室内分析和数据处理表明:会理益门煤矿自备发电厂处理后的废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处理后的废气(SO_2)、烟尘的排放浓度均符合国家《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煤矸石电站排放标准;厂界噪声各测点的昼夜监测值符合国家《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国标法为检测标准,对西昌经久工业园区区域地表水、环境空气主要污染指标进行检测与监测。通过现场监测、室内分析和数据处理表明:西昌经久工业园区区域地表水、环境空气主要污染指标达到国家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深加工工艺废液化学絮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钙盐、铝盐、铁盐及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在不同温度、不同pH等条件下对马铃薯深加工的废液进行化学絮凝。结果发现聚丙烯酰胺加聚合氯化铝絮凝的效果最好。CODCr能由15000mg/L降到5500mg/L,沉降率60%左右。SS能由9500mg/L降到1000mg/L,沉降率为90%左右。能达到进行生物絮凝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葡萄糖、果糖、蔗糖、马铃薯淀粉标准液、马铃薯粉渣和马铃薯淀粉深加工工艺废液,确定了蒽酮比色法测定马铃薯淀粉深加工废液总糖含量的最佳实验条件。在马铃薯淀粉深加工废液中加入盐酸,在105℃消煮120min,用活性碳脱色,过滤,滤液加入蒽酮,沸水浴中加热12min,显色体系在620nm处的吸光度达到最佳值,糖的浓度在1—100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用所拟方法对凉山洲盐源世富农业科技公司马铃薯淀粉深加工工艺废液总糖进行测定,相对误差在5%以内,加标回收率在96.42%—103.16%之间,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波消解技术消化样品,在盐酸介质中,硒(IV)可氧化I-生成I3-,进而与结晶紫形成离子缔合物。硒-碘化钾-结晶紫-聚乙烯醇缔合物在565 nm时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分别测定了中国西昌红牛夕、依木锁石、毒清药三种主要彝药中的硒含量。试验证明:三种彝药中均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 红牛夕、依木锁石、毒清药三种彝药中硒含量分别为77.9、22.1、392.3 μg/g,加标回收率为97.8%~103.3%,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0.42 %。用微波消解技术消化样品,消解时间短、操作简单、节省试剂、减少环境污染。试验结果真实可靠,适用于一般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铂(Ⅱ)配合物跨入红细胞膜传递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顺铂和反铂与红细胞膜糖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凝胶电泳法、荧光分光度法和圆二色谱研究顺铂和反铂与人红细胞膜糖蛋白的作用结果表明,顺铂在糖蛋白上的结合量明显高于反铂,顺铂对糖蛋白构象的影响也大于反铂,这提示顺铂的抗癌作用可能与膜糖蛋白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铂(Ⅱ)配合物跨人红细胞膜传递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顺铂(cis-DDP)和顺式1,1-环丁烷二羧基二胺合铂(Ⅱ)(即卡铂,CBDCA)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其主要靶分子均为DNA。但这些配合物与DNA作用前必须首先通过细胞膜。离体肿瘤对顺铂的摄入要比卡铂快得多,海拉细胞(Helas-3)摄入顺铂的速度要比摄入K_2PtCl_4或K_2PtCl_6慢。Binks等研究了鼠小肠摄取顺铂和卡铂的动力学机理,指出这两种配合物  相似文献   
10.
自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教学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万明 《化学教育》2007,28(1):51-52
自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关于天然产物提取的经典实验,目前国内高校大多采用文献[1]进行实验教学,但该文献中关于咖啡因提取液炒干时的状态,加入生石灰以中和丹宁酸的量及升华时沙浴的温度等方面不准确,从而在实验教学中经常出现升华产物色泽不好、咖啡因晶体颗粒短小、甚至无升华产物等现象。为此,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与研究,使上述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