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化学   2篇
物理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吴霓  江天久  江涛 《分析化学》2012,40(8):1181-118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分离和分析了海洋卡盾藻(香港株)溶血毒素的甲醇粗提物,通过对比不同流动相、检测波长、等度和梯度洗脱方式,初步建立了分析其溶血毒素的HPLC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海洋卡盾藻溶血毒素的粗提物在50 min内取得了较好地分离.色谱条件为C8硅胶柱(4.6 mm× 1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梯度洗脱(0~10 min,60%→80%乙腈;10~40 min,80% →90%乙腈;40~50 min,90%乙腈);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05和448nm;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25℃.用兔血红细胞法对各个主要色谱峰进行溶血活性检测显示,海洋卡盾藻(香港株)的溶血毒素至少含有5种成分.光谱分析显示一种成分的紫外吸收高峰在448 nm,一种未完全分离的混合组分的紫外吸收高峰为440和446nm,另外3种成分的紫外吸收高峰为205 nm.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对西加鱼毒素中主要成分P-CTX-1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18(2.1mm×50mm,1.7μm),柱温40℃。以0.1%甲酸-5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3.0min50%A→5%A,3.0~4.5min5%A→50%A),流速为0.6mL/min。质谱条件为电喷雾正离子模式,[M+NH4]+作为前体离子进行多级反应监测,以质荷比(m/z)为1058和1076的子离子分别作为P-CTX-1的定性和定量离子,源温度105℃,喷雾温度350℃,提取电压4.0V,锥气流速49mL/min,喷雾气流速750L/h。在此检测条件下西加鱼毒素P-CTX-1的检出限达0.175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6.0±2.0%,相对标准偏差为6.0%。利用该方法检测了6份采自西太平洋珊瑚礁的鱼类样品,在其中5份样品中检测出P-CTX-1。  相似文献   
3.
利用小波分析和Fisher判别等方法,研究了典型鱼毒性藻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及卵圆卡盾藻(chattonella ovata)在不同铁浓度培养条件下各生长期的溶血毒素与三维荧光特征光谱的关系。通过Coif2小波分析发现,鱼毒性藻类与非鱼毒性藻类的荧光特征谱差异主要集中在第1~10个数据点(波长λem=650~680 nm)和35~47个数据点(波长λem=725~750 nm;λex=400~425 nm)的荧光强度变化。利用该波段的藻类荧光强度及其对应的溶血活性值进行Fisher判别函数分析,对鱼毒性藻类的正确判别率为91.7%,非鱼毒性藻类的正确判别率高达100%,对具中等溶血活性(≥10 HU, <20 HU)藻类的正确判别率为70%,而对低活性(<10 HU)和高活性(≥20 HU)藻类的正确判别率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