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17篇
物理学   54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备了以液态苏氨酸为沟道材料的四端有机场效应晶体管,观测了其随着栅极电压的不同呈现出源漏两极之间不同的电学特异现象;还观测了苏氨酸在外电场作用下,阻抗随着源漏之间电压频率变化的关系,提出一个极性液体模型解释了其导电机理。  相似文献   
2.
树脂对茶多酚与咖啡因的吸附分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低档绿茶末的水提取液中,利用离子交换,吸附树脂成功地分离出茶多酚与咖啡因,并详细考察了其交换与吸附性能。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树脂法具有产品收率高,成本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利用吩噻嗪单体的空穴传输能力、吩噻嗪衍生物单体的拉电子特性和它们分子结构的非共面性,制备了高效的含吩噻嗪及其衍生物结构单元的对苯撑乙烯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1。同时在单体中引入了烷氧基和长链烷基,使得合成的聚合物在四氢呋喃、氯仿、二氯甲烷、甲苯等溶剂中有较好的溶解性。研究吩噻嗪衍生物单体的拉电子特性对聚合物P1的电子传输性能的影响,合成不含吩噻嗪衍生物的同一类型聚合物P2。制备以聚合物P1和P2为发光层的单层OLED器件,经测量,聚合物P1的器件外量子效率是聚合物P2器件的3.5倍。  相似文献   
4.
含噁二唑的聚(间亚苯乙烯)电致发光二极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Burroughes等人[1]以聚(对亚苯乙烯)为发光材料制备了第一个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该工作引起了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聚合物材料具有很好的电、热稳定性以及机械加工和成膜性能,发光亮度和效率较高,通过化学修饰可获得三原色发光.而且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压较低,可实现大面积平板显示和集成化.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较详细地综述了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聚对苯撑乙烯(PPV),并提出了有关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构造研究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6.
溶剂效应对聚喹啉铝发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非共轭聚喹啉铝(Palq)在氯仿和乙醇不同极性的溶剂下所获得的薄膜的吸收和发光光谱。由于溶剂性的不同,聚喹啉铝链在氯仿和乙醇溶液中表现出不同的聚集状态。当各种溶液分别旋涂成膜时,溶液中的聚喹啉铝的聚集态仍部分地保存下来,导致不同聚喹啉铝薄膜的电子结构状态的差别。结果,聚喹啉铝的薄膜表现出不同的发光特性。实验表明,在制作聚合物器件中,溶剂的选择对共轭聚合物的发光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一种有机垂直光发射晶体管, 兼具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和晶体管的开关调节两个功能.其结构为一个有机发光单元垂直堆叠在一个电容单元上,两单元通过一个共有的源电极连在一起.当电容单元被充电时,积累在源电极的电荷能有效地调节源极与有机层之间的载流子注入势垒,从而达到控制源漏输出电流的大小,最终控制发光单元发光的强度.实验结果表明,器件可提供02 mA的输出电流,其大小可驱动发光单元发光,工作电压(开启电压)为6 V.这种垂直集成方案,实现了器件多功能化,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源矩阵驱动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有机光发射晶体管 垂直 电容  相似文献   
8.
利用复合色彩转换膜实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激发荧光色彩转换膜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采用在4,4′-Bis(carbazol-9-yl)biphenyl(CBP)主体中掺杂高效蓝色荧光染料N-(4-((E)-2-(6-((E)-4-(diphenylamino)styryl)naphthalen-2-yl)vinyl)phenyl)-N-phenylbenzenamine(N-BDAVBi)来制备.有机/无机复合色彩转换膜是将有机荧光颜料VQ-D25和无机荧光粉钇铝石榴石(YAG)按一定的重量比均匀分散到-[CH3CH2COOCH3]n-(PMMA)中经涂敷、固化而成.通过与单纯有机或无机色彩转换膜的比较及调整复合转换膜本身的厚度和荧光颜料的掺杂比例来优化白光器件的发光光谱,获得了色稳定性较高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当驱动电压由6V升至14V时,器件的色坐标仅在(0.354,0.304)和(0.357,0.312)之间变化,其最高电流效率约为5.8cd/A(4.35mA/cm2),最高亮度为16800cd/m2(14V).  相似文献   
9.
We fabricate pentacene-based organ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ETs) with Cu as source and drain (S-D) electrodes. The fabricated devices stored for ten hours under ambient atmospheric conditions exhibit superior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the as-prepared devices. The field-effect mobility increases from 0. 012 to 0.03 cm^2 V^-1 s^-1, and the threshold voltage downshifts from -14 to -9 V. The on/off current ratios are close to the order of 10^4. The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the stored devices is at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in Cu oxide at the Cu electrodes/organic interfac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a simple and available way to optimize device properties and to reduce fabrication cost for OFETs.  相似文献   
10.
In this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 are enhanced significantly,which is based on dual 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s(Bphen/CuPc).By adjusting the thicknesses of Bphen and CuPc,the maximal luminescence,the maximal current efficiency,and the maximal power efficiency of the device reach 17570 cd/m2 at 11 V,and 5.39 cd/A and 3.39 lm/W at 3.37 mA/cm2 respectively,which are enhanced approximately by 33.4%,39.3%,and 68.9%,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device using Bphen only for an 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These results may provide som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on injection and the transportation of OL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