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化学   83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37篇
物理学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在30℃时的光引发聚合。当光强较强时,聚合速率和光强的平方根不呈线性关系,聚合速率略低于经典动力学关系式所预示的数值。粘均聚合度的倒数和聚合速率也不呈线性关系。在考虑了初级自由基的终止反应后,这些偏离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比较甲基丙烯酸甲酯在30℃的光引发聚合和在60℃的过氧化苯甲酰引发聚合的数据,可以看出,初级自由基的终止效应在低温时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研究了硅甲基硼烯(SiH_3B)单重态和三重态异构化反应,计算了有关化合物的电子结构,优化了过渡态构型,讨论了两个反应的控制类型.  相似文献   
3.
On the basis of the common feature among the electron transfer process and the ion hydration process as well as the relevant experimental kinetic data of electron transfer reaction,a new accurate hydration potential function schem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electron transfer coupling matrix element is presented.The coupling matrix element between two hydrated ions of the reacting system in solution is calculated.The results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 schem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
图G的k-单射边染色是指映射f:E(G)→{1,2,…,k},若e1,e2和e3是G中的连续边,则f (e1)≠f(e3).称χ’i(G)=min{k|G存在k-单射边染色}为图的单射边染色数.本文证明了:对g(G)≥6的平面图G,有χ’i(G)≤3Δ(G)-2,对g(G)≥26且Δ(G)≤3的平面图G,有χ’i(G)≤4,对g(G)≥16且Δ(G)≥4的平面图G,有χ’i(G)≤Δ(G)+1,其中g(G)表示平面图G的围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引入纳米氧化镱对熔融石英析晶机制及动力学过程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结果分析了纳米氧化镱的引入对熔融石英陶瓷析晶率的影响,采用动力学方法分析了纳米氧化镱的引入对熔融石英陶瓷析晶机制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其等温析晶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熔融石英陶瓷的晶粒向二维兼有一维及三维的方式生长,引入纳米氧化镱的熔...  相似文献   
6.
CRYSTALLIZATION AND MELTING OF NYLON 61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was used to study the crystallization andmelting of nylon 610. For nylon 610 crystallized from the melt state (260℃), the overall rateof bulk crystallization can be described by a simple Avrami equation with Avrami exponentn ≈ 2, independent of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With the experimentally obtainedT_m~0 (235℃ ~ 255℃) of nylon 610, the fold surface free energy σ_e was determined to be35 ~38 erg/cm~2. The effects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the melting of quenchednylon 610 were also investigated. For nylon 610 quenched at room temperature there isonly one DSC endotherm peak DSC scans on annealed samples exhibited an endothermpeak at approximately 10℃ above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The size and position of theendothermic peak is strongly related to anneal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An additionalthird melting was observed when quenched nylon 610 was annealed at high temperaturefor a sufficiently long residence time. The existence of the third melting peak suggests thatmore than one kind of distribution of lamella thickness may occur when quenched nylon610 is anneale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in terms of crystal thickening mechanism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
硅烯与甲醛环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秀慧  王沂轩  刘成卜  邓从豪 《化学学报》1998,56(11):1075-1080
本文用RHF/6-31G^*解析梯度方法研究了单重态硅烯与甲醛环加成反应的机理,用二级微扰方法对各构型的能量进行了相关能校正,并用统计热力学方法和过渡态理论计算了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和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此反应历程由两步组成:1)硅烯与甲醛生成一中间配合物,是一无势垒的放热反应,2)中间配合物异构化为产物,此步势垒经零点能校正后只有51.4kJ·mol^-^1(MP2/6-31G^*//6-31G^*);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综合角度考虑,该反应在300~400K温度下进行为宜,如此,反应既有较大的自发趋势和平衡常数,又具有较快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8.
卜露露  王晴  解永树 《应用化学》2017,34(12):1355-1369
锌广泛存在于人体内,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因此,对游离锌离子的选择性识别和有效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荧光探针因其设计简单、易于操作、灵敏度高、可细胞成像等诸多优点而广泛应用于锌离子的识别研究。锌离子荧光探针常见的识别机理包括光致电子转移、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聚集诱导荧光增强、螯合荧光增强等。其中,基于螯合荧光增强机理的锌离子探针,其荧光团通常可同时作为识别基团,因此,相比于其它探针,具有设计较为简单、合成较为便捷的优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文献中报道的基于以上各种识别机理的锌离子荧光探针,并着重介绍了螯合荧光增强机理在锌离子识别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用配位聚合法得到的高等规度的等规聚苯乙烯(i-PS),一般具有较宽的分子量分布,对其进行分子量分级是比较难的,迄今已有不少这方面的报道,其中包括采用热力学的方法,以及采用分子量降解的方法。为了获得分子量分布较窄的i-PS样品来研究单链单晶,我们也进行了i-PS的分级研究,我们选用了一种新的溶剂/不良溶剂体系对i-PS  相似文献   
10.
几种新的4-酰代吡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4-酰代吡唑啉酮与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反应制备了新的吡唑啉酮类衍生物,并用IR,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最后用X射线四圆衍射对其中的2个化合物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