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利用电化学氧化还原循环法粗糙纯Pd电极,以吡啶为探针分子,以632.8nm为激发光源,首次在其上面得到质量较好的SERS谱图,估算得到其表面增强因子可达103。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这种粗糙表面是由50nm左右的纳米颗粒构成。更换不同的激发光源发现在514.5nm激光下,其SERS信号发生大幅衰减。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开展的理论计算表明表面等离子共振在Pd的表面增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林秀梅  王翔  刘郑  任斌 《物理化学学报》2008,24(11):1941-1944
利用在样品表面上组装聚苯乙烯微球, 可以使得表面拉曼信号得到增强. 系统考察了增强效应与微球粒子尺寸的依赖关系, 发现当微球直径为3.00 μm 时, 拉曼信号的增强效应最强, 可以达到约5倍的增强. 进一步利用聚苯乙烯微球的增强效应, 获得了单层吸附在Au(111)表面上具有共振增强效应的异氰基孔雀石绿分子的拉曼信号, 得到约20倍的信号净增强, 相当于约3个数量级的拉曼增强效应, 表明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单晶表面吸附分子的检测灵敏度. 这种增强效应主要是由于激光在透明微球的作用下, 在微球底部产生纳米光束流, 从而形成高度局域化的电磁场, 使拉曼散射过程得到极大的增强. 初步探讨了两种类型样品表面获得不同的增强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