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23篇
化学   866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42篇
物理学   8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分子筛择形特点,对煤直接液化油中的混合酚实施高效分离。本研究选取间甲酚和对甲酚作为分离煤直接液化油馏分段混合酚的模型化合物,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对HZSM-5吸附剂的孔口结构进行改变,分析分子筛硅铝比及颗粒粒径对模型化合物间甲酚和对甲酚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以获得高性能固相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180-190℃馏分段混合酚分离。结果表明,当分子筛硅铝比为25、粒径为3-5 μm时,分子筛的孔口结构调节效果最优;当正硅酸乙酯的最小用量为0.2 mL/g时,固相吸附剂的吸附量为0.03 g/g,对甲酚选择性高于95%。由于外表面沉积物对吸附剂的孔口结构变化,导致对甲酚选择性的提高。进一步采用HZSM-5(1)吸附剂对真实煤直接液化油混合酚的分离中发现,苯酚和对甲酚的选择性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
基于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燃煤烟气中重金属As、Se、Pb的形态分布规律,研究了S、Cl等元素对As、Se、Pb的形态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性气氛下,As以As2O5、As4O6、AsO等氧化物的形式存在;Se主要以SeO2形式存在;Pb在1000 K以下主要是固态PbSO4,1200 K以上为气态PbO。还原性气氛下,As在较低温度时为固态As2S2,900-1400 K以As2、AsS、AsN气体共存,2000 K以上全部转化为气态AsO。Se在1100 K以下主要以气态H2Se存在,1100 K开始生成SeS和Se2气体,1800 K时主要是气态Se和少量气态SeO;Pb在中低温时主要是PbS,1800 K以上气态Pb为主要存在形态。S在还原性气氛下增大了AsS(g)、PbS(g)、SeS(g)的比例,氧化性气氛下对As、Se、Pb形态分布基本无影响;Cl无论在氧化还是还原气氛下对As、Se影响均较小,但对Pb的形态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TPD(或TP)-IR动态方法,详细研究了由Rh_4(CO)_(12)衍生的Rh_4/Al_2O_3上金属分散度、CO覆盖和表面碳对CO吸附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CO在Rh_4/Al_2O_3上的吸附类型的主要因素是Rh的分散度,而分散度可以通过适当的制备方法加以控制。CO覆盖度只影响孪生CO谱带的强度;但同时影响线式和桥式CO谱带的位置和强度。在260℃以上,CO解离所产生的表面碳可以完全覆盖Rh~I中心,导致孪生CO谱带消失;对丁线式和桥式中心,只是部分被表面碳覆盖,导致线式样和桥式CO谱带位移到低频。  相似文献   
4.
用异丙氧基钛溶液浸渍法将一定量TiO_2覆盖在Al_2O_3表面上,制成TiO_2-Al_2O_3二元氧化物载体,然后担载上不同含量的MoO_3;运用LRS,XRD,XPS和TPR等方法考察了MoO_3的分散状态和还原行为。结果表明,TiO_2O_3表面的覆盖可削弱MoO_3与载体Al_2O_3的相互作用,抑制Al_2(MoO_4)_3的生成和增加表面上Mo原子浓度。TiO_2对Al_2O_3的调变还有利于MoO_3还原成低价Mo(Ⅳ),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初活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连续流动微反研究了Rh+Co/Al2O3催化剂的CO加氢反应, 结果表明反应在220℃以上发生, 反应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和H2/CO值的增加而增加。利用TP-IR动态方法研究了Rh+Co/Al2O3上CO和H2共吸附及其动态行为。结果表明在Rh+Co/Al2O3的孪生及线式中心上, CO和H2室温共吸附时即有部分孪生及线式CO转化为相应的羰基氢化物, 随着温度的升高, 剩余的孪生和线式CO继续向相应的羰基氢化物转化。而羰基氢化物则向多羰基氢化物转化。在到达反应温度之前, 催化剂表面只存在羰基氢化物及相应的多氢羰基氢化物。在反应温度则导致产物CH4生成。与CO加氢反应和CO歧化的吸附态研究结果相关联, 作者认为Rh+Co/Al2O3上CO加氢生成CH4是经由羰基氢化物-多氢羰基氢化物途径。  相似文献   
6.
徐杰  辛勤 《催化学报》1997,18(3):194-198
分别以水和乙醇为沉淀介质,按不同方法制备了低碳醇合成用Cu-Co-Fe系催化剂,以乙醇为沉淀介质时,有利于提高生氏碳醇的活性和选择性,产物中正构醇含量增加,且不服从Schulz-Flory方程分布方式,乙醇的存在,使沉淀体系中的杂质NaNO3不易洗脱,催化剂还原温度提高;高的NaNO3含量对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不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乙醇预处理可提高催化剂对CO的不可逆吸附能力,提高还原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化学吸附,TEM,TPD和IR研究了在Ru-Cu/SiO催化剂中Cu和Ru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u-簇化效应除使Ru再分散外,导致随Cu含量增加,吸附态CO高频红外谱带消失,同时用CO/H吸附量比求得的化学计量数减小,据此认为电子效应和几何效应同时存在,其电子转移方向从Cu到Ru。  相似文献   
8.
采用共沉淀法并通过改变焙烧温度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晶相结构的La2Zr2O7催化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其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并利用XRD、Raman、CO2-TPD、XPS等表征手段,探究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表面碱性以及表面氧物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从700℃逐渐升高到1200℃,La2Zr2O7催化剂结晶度不断提高,晶相发生明显变化,从无定形结构逐渐向缺陷萤石结构过渡,最终转变成烧绿石结构。焙烧温度提高促使La2Zr2O7晶相转变过程中,催化剂表面的碱性强度减弱,中等碱性位数量以及具有催化活性的表面氧物种O22-和O2-的相对含量不断减少,致使催化剂的CH4转化率和C2+选择性不断降低。其中,无定形LZO-CP-700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9.
轻稀土B-15-C-5联吡啶三元配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稀土(Ln=La—Eu)硝酸盐与苯并-15-冠-5和2,2’-联吡啶的三元配合物,并培养出La-配合物的单晶,测定了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经元素分析确定其化学组成为Ln(NO_3)_3·bipy·2H_2O·B-15-C-5。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n。晶胞参数:a=11.951(6),b=18.181(7),c=14.754(5);β=96.19(3)°;V=3187.0,Z=4,D_c=1.637g/cm~3。最后偏离因子R=0.035。  相似文献   
10.
红外光谱法研究噻吩与CO和NO在Co—Mo/Al2O3上的共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勤  张慧 《燃料化学学报》1991,19(4):333-3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