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16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9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纳秒级的脉冲信号在平板结构传输中,辐射损较大,因此对于瞬态脉冲信号的传输一般采用同轴结构。超宽带脉冲信号的辐射较常采用TEM喇叭天线,由两片三角形的平面极板构成。对于应用TEM喇叭(或将其作为抛物面天线馈源)辐射高功率超宽带脉冲信号,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高功率脉冲信号由同轴传输线过渡到平板结构天线。  相似文献   
2.
随着超宽带(UWB)技术应用的发展,螺旋天线以其园极化辐射成为关注的焦点。高功率超宽带螺旋天线的设计难点是:对于较宽频带的超宽带脉冲信号,能否保证所设计的螺旋天线在较宽的频带内保持良好的方向性和园极化特性,且同时满足高功率容量,为此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设计出减小型锥销螺旋天线,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间苯三酚为起始原料,L-脯氨酸为催化剂,经由两步反应首次合成了Empetrifranzinans A(1a,总收率60%)和Empetrifranzinans C(总收率55%),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初步药理筛选实验结果表明,1a对人结肠癌、肝癌、胃癌、肺腺癌、卵巢癌细胞表现出了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其IC50分别为<0.1,1.31,4.90,8.98和3.65μmol·L-1。  相似文献   
4.
基于功率容量和口径匹配的考虑,设计了一种超宽带折线型TEM喇叭天线。相比传统恒阻抗TEM喇叭,主要改进在于采用了同轴到平板过渡的馈入结构,辐射极板改为两段折线形式。通过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对两种天线的输入、辐射特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960ps宽度的高斯脉冲激励,同轴平板过渡峰值功率传输效率达到85%;相比于恒阻抗喇叭,折线TEM喇叭辐射峰值电场提高30%,H面方向图主瓣宽度由80°压缩至60°,同时改善了700 MHz频带内的传输辐射特性,瞬态脉冲峰值功率容量达到15GW。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空腔靶设计的物理思想、及能量吸收特性、X光转换特性和堵腔特性的实验研究方法,给出了实验观察到的一系列物理现象,通过对现象的分析而得出空腔靶的能量吸收和X光转换明显优于平面靶;利用相对孔径较大的聚焦透镜打空腔靶有利于改善靶的能量吸收和转换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宽带脉冲产生器的谐振特性决定了产生电磁脉冲的频谱,分析了带耦合器的同轴1/4波长谐振器在负载为非完全匹配天线时,天线反射对谐振特性的影响。通过建立级联二端口微波网络分析模型,将非匹配负载的反射系数计入等效耦合器反射系数中,得到了输出脉冲及辐射场频谱与负载反射系数的关系式。数值模拟了包括谐振器、耦合器和天线在内的整个宽带脉冲辐射系统,得到的辐射场频谱与理论预期相符。由于负载反射的影响,在中心频率两侧产生了两个副峰,在高功率实验中也观察到了该现象。  相似文献   
7.
Blumlein双极脉冲形成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超宽带系统的辐射因子,对超宽带脉冲整形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介绍了采用Blumlein线产生双极脉冲的高功率双极脉冲产生技术。对采用Blumlein线产生双极脉冲的原理进行了讨论,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影响双极脉冲形成的主要因素。设计了一套Blumlein高功率双极脉冲形成线,在800 kV脉冲源上开展了高压实验研究,分析了开关及形成线长度对形双极脉冲的影响。在输入单极脉冲电压为652.0 kV、脉宽为2.1 ns的情况下,Blumlein双极脉冲形成线可以产生负峰电压为571.9 kV、正峰电压为550.4 kV、半周期为740 ps的双极脉冲,峰-峰值电压是入射脉冲峰值电压的1.72倍,辐射因子为4.54 MV。  相似文献   
8.
谢平  窦硕星  王鹏业 《中国物理》2005,14(4):744-752
Myosin V and myosin VI are two classes of two-headed molecular motors of the myosin superfamily that move processively along helical actin filaments in opposite directions. Here we present a hand-over-hand model for their processive movements. In the model, the moving direction of a dimeric molecular motor is automatically determin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between its two heads at free state and its head‘s binding orientation on track filament.This determines that myosin V moves toward the barbed end and myosin VI moves toward the pointed end of actin.During the moving period in one step, one head remains bound to actin for myosin V whereas two heads are detached for myosin VI: the moving manner is determined by the length of neck domain. This naturally explains the similar dynamic behaviours but opposite moving directions of myosin VI and mutant myosin V (the neck of which is truncated to only one-sixth of the native length). Because of different moving manners, myosin VI and mutant myosin V exhibit significantly broader step-size distribution than native myosin V. However, all the three motors give the same mean step size of -36nm (the pseudo-repeat of actin helix). All thes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previous experimental ones.  相似文献   
9.
谢平  杨芳梅  陈晓玲  杜义浩  吴晓光 《物理学报》2015,64(24):248702-248702
神经运动控制中脑肌电同步特征可以反映皮层与肌肉之间的功能联系. 为定量研究脑电和肌电信号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同步耦合特征, 提出多尺度传递熵方法实现静态握力输出下的脑肌电耦合分析: 对同步采集的头皮脑电信号(EEG) 和表面肌电信号(EMG)进行多尺度化, 计算不同尺度因子下EEG与EMG间的传递熵值, 获取不同耦合方向(EEG→EMG及EMG→EEG)上的非线性脑肌电耦合特征; 进一步计算功能频段下的显著性面积指标, 定量分析不同尺度下皮层肌肉功能耦合强度的差异. 分析结果显示, 静态握力输出时beta频段(15–35 Hz)皮层肌肉功能耦合特征显著, 且beta2频段(25–35 Hz)在不同尺度上EEG→EMG方向的耦合强度大于EMG→EEG方向, 耦合强度最大值和方向间耦合强度差异显著值均出现于较高时间尺度. 研究结果揭示: 皮层肌肉功能耦合具有双向性, 且耦合强度在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功能频段上有所差异, 可利用多尺度传递熵定量刻画大脑皮层与肌肉之间的非线性同步特征及功能联系.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高功率微波矩形波导移相器,在矩形波导中平行于电场放置金属片,沿波导宽边移动金属片,实现波导内的可变相移。通过优化设计波导和金属片的结构尺寸可实现0~360°相移,通过优化设计金属片过渡匹配结构可实现较低的插损。设计波导内为全金属结构,不存在介质材料,采用真空绝缘可以承受较高的功率传输。设计了中心频率为9.4GHz的金属片波导移相器,移相器最大插损小于0.2dB,功率容量设计达到64 MW。实验测试,移相器最大插损小于0.5dB,相频曲线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