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数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从本体论的角度充分揭示了“以学定教、情智相生、活动致知、最近发展”的原则,提倡根据变化情境的引导,融通多种策略,打造高效课堂.这与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而倡导的关注学生发展、教师成长,不谋而合.可以说,所有成功的课堂都是“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1 写在前面 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威廉·格拉瑟认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种自己的选择,所有的行为都为了满足内在的心理需求或个人的心理图像.”“当学生一心向学时,教学是一种艰辛的挑战;当学生无心学习时,教会他们就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变构”是生物学术语,指一类叫做“变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其形态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功能变化取决于其赖以生存的条件.变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关键是学习者(学生)拥有适当的概念(先有概念)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系统(知识体系).可以说,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知识裂变”、“知识炼制”的过程,学习者(学生)把新的概念同所调用的先有概念进行抗衡、对质,以此调动概念系统,并最终赋予新概念更为适当的新意义,实现概念系统的转换、完善、生成,这就完成了知识的“炼制”.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有效的教学环境,将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主要因素有机整合起来,以帮助他们经历理性对质、概念转化、知识炼制和调用等过程.笔者参加由南通市李庾南实验学校开展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并执教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第一课时,尝试通过变构学程,立足于学生的学力发展,引发多重交互对质,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陆志强 《中学数学》2012,(10):41-42,3
“成本”原为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