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数学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恰当的问题,让学生达到“愤悱”状态,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去尝试、猜测、实验、发现,直到反思、拓展问题.本文把概念、定理、公式、例题及实际问题等不同的具体教学材料设计成尝试、猜测、实验等探究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跳起来摘桃子”.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评价水平,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认知结构水平的限制,再加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以及应试教育的压力,学生往往热衷于大量做题,不善于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检验,更不会分析、评价和判断自己思考方法的优劣,也不善于找出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不想对现有结论进一步引申.因此,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很有必要.现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