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22篇
力学   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高效液相色谱死体积的定义和如何以吉布斯热力学理论为基础对其测定。推荐的热力学理论方法能应用于任何一种液相色谱方法,如正相、反相、离子交换、甚至体积排斥色谱。提出了一种能在整个浓度范围内准确计算流动相组分干扰峰死体积的方法。对某些化合物容量因子出现负值也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全国标准物质科技情报网与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中国标准物质研究会,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工作,于1995年11月5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及第一届理事会。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系列样品TixNi1-xFe2O4 (x=0.0, 0.1, 0.2, 0.3, 0.4). 室温下的X射线衍射谱表明样品全部为(A)[B]2O4型单相立方尖晶石结构, 属于空间群Fd3m. 样品的晶格常数随Ti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 样品在10 K温度下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随着Ti掺杂量x的增加逐渐减小. 研究发现, 当Ti掺杂量x≥ 0.2时, 磁化强度σ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出现两个转变温度TLTN. 当温度低于TN时, 磁化强度明显减小; 当温度达到TN时, dσ/dT具有最大值. σ-T曲线的这些特征表明, 由于Ti掺杂在样品中出现了附加的反铁磁结构. 这说明样品中的Ti离子不是无磁性的+4价离子, 而是以+2和+3价态存在, 其离子磁矩的方向与Fe和Ni离子的磁矩方向相反. 利用本课题组提出的量子力学方势垒模型拟合样品在10 K温度下的磁矩, 得到了Ti, Fe和Ni三种阳离子在(A)位和[B]位的分布情况, 并发现在所有掺杂样品中, 80%的Ti离子以+2价态占据尖晶石结构的[B]位.  相似文献   
4.
5.
以“食用碱组成分析与各组分含量的测定”为例,开展了教学模式、组织方式、考评方法等几方面的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了将此实验项目开设成综合设计实验的意义和实施的方法等。实践表明,将此实验项目开设成综合设计实验后,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标准物质专业委员会、分析检测质量保证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标准物质研究会联合发起的“全国分析检测计量保证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11月4日至8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会上共交流论文115篇,来自26个部门和全国主要省市的186名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7.
对166例生殖系统发育异常患儿进行了外周血染色体分析,试图分析生殖系统发育异常患儿染色体畸变特点.患儿均来自外科及儿科门诊,年龄在12 d~16岁,临床表现以外生殖器发育异常而就诊,患儿均经过常规查体、染色体核型分析、内分泌检测等检查.染色体检查结果,正常核型144例,其中46,XY 112例,占67.46%;46,XX 32例,占19.27%;异常核型者22例,占13.25%.提示对生殖系统发育异常患儿,应利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检测手段,及时诊断,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不同软锻段长度和不同链段含量的系列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环氧乙烷(PET-PEO)多嵌段共聚物,用NMR质子谱测定了硬链段一,对部分溶于氯仿的PET-PEO多嵌段共聚物进行了分离,并分别测定基氯仿可溶物和不溶物的硬边段一、熔融热谱和热结晶谱,揭示了PET-PEO多嵌段共聚物的组成不均一性及其对软段长度和硬链段一的信赖性,进而用DSC热谱证明了软链段和硬链段的结晶能力与PET-PEO多嵌段共聚物组  相似文献   
9.
以安息香为原料,经过乙酸酐酯化、乙酸铵噁唑环化、混酸硝化、液溴氧化开环合成了4,4′-二硝基苯偶酰(4);4在乙酸铵/冰乙酸体系中环化生成2-苯基-4,5-二(4′-硝基苯基)咪唑酰(5);5在三氯化铁存在下经水合肼还原制得2-苯基-4,5-二(4′-氨基苯基)咪唑,总收率63.2%,其结构经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0.
Pt(DVDS)-Phan催化的末端炔烃的硅氢加成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t(DVDS)-Phan体系作为末端炔烃与三乙基硅烷或三苯基硅烷进行硅氢加成的催化剂, 除三甲基硅乙炔与三乙己硅烷反应外, 其余反应的收率均高于90%, 并且高选择性地或唯一地得到马氏加成产物或者反马氏反式加成产物, 立体选择性或区域选择性超过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