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数学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数学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是科学的数学教学,而不是单纯的数学理论。我们知道,数学的教学内容受制于社会需求,数学自身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被教育者生理、心理特征等多种因素;而科学的数学理论则是对几千年来人们所创造的数学知识作出的总结,是全人类数学思想的结晶。因此,数学课程结构不可能也不应该照搬数学自身的内容及其结构形式,它们彼此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又具有本质上的差异。随着“新数运动”而出现的所谓中学数学课程“四化”(现代化、统一化、结构化、代数化)趋势是值得商讨的。  相似文献   
2.
数学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门学科都在积极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本学科所关注的重大问题,科学的数学化趋势越来越显示出数学的重要性。同时,数学又是基础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数学的学习,不仅能使受教育者更好的掌握一个强有力的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工具,而且还训练人们的思维,培养和发展人们的科学思维方式。所有这一切,迫切的要求人们(特别是数学及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关注“数学教育”这一崭新的研究课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若干个国家数学教育目的发展演变历史的研究及比较,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人的自由成长规律等角度出发提出一个中学数学教育目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一) 问题的提出近几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界越来越明确地提出数学教学必须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要加强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要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数学的发现过程、归纳概括过程,品尝数学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