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现象人们早就发现了。随着把雄性不育用于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才使雄性不育现象受到人们普遍地重视。关于雄性不育的遗传曾经有各种说法。希尔斯(Sears)在40年代总结了前人的说法,系统地提出把雄性不育的遗传划分为细胞核雄性不育、细胞质雄性不育和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三类。认为这三种类型的雄性不育是由独立存在、遗传基础各不相同的育性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