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6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在前文工作的基础上,结合MNDO/EHMO分子轨道方法和自然杂化轨道方法,具体计算了C-C键和C-P键的核自旋偶合常数.计算结果表明,1JCC1JCP主要由成键原子的轨道杂化作用和键极性这两种结构因素所决定.为从简单价键理论角度解释和计算1JCC1JCP值提供了简便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前期通过n+-Si衬底中的磷向沉积于其上面的ZnO薄膜的扩散制备高掺磷p型ZnO薄膜的研究基础上,探索了较有普遍应用意义的扩散法制备p型ZnO薄膜的磁控溅射工艺.结果表明,当磁控溅射的氧氩质量流量比与衬底温度满足特定的低阶指数函数的匹配关系时,所制备的ZnO薄膜为p型,而且薄膜中磷原子的深度分布是均匀的;另外,这种薄膜的厚度随着氧氩流量比的增加而减小,而薄膜中氧锌原子浓度比都大于1,比值大小与氧氩质量流量比和衬底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制备工艺对P型ZnO薄膜微观结构和电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溅射工艺、退火工艺和冷却方式对磷扩散法制备的P型ZnO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电学特性的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ZnO薄膜的表面形貌、结晶度、内应力以及电学特性均与制备工艺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文章对这些关系的机理做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湛渊源  杜宗岳  黄兆龙 《电化学》2005,11(3):277-283
应用ASTM C1202-93氯离子电渗法研究混凝土的防蚀性能,透过“致密配比法”及AC I 318-89设计与拌制混凝土,硬固后过91 d量测6 h的电量(Cou lombs).结果显示AC I配比法没因有添加卜作岚材料而使拌和水量太多,无论何种水胶比,电渗量都大于2 000 C,甚至高达10 000 C以上.“致密配比法”设计之混凝土,随着水泥浆量(Vp)少,而拌和水量(W)愈低,添加适量的卜作岚材料及低水胶比的氯离子,电渗量均小于2 000 C,甚至低于1 000 C以下,呈现出优异的防蚀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罗建  湛雅倩  马定坤 《应用声学》2008,27(2):108-112
由于舰船三个特定部位(尾部、中后部、中部)的辐射噪声具有明显不同的功率谱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具有实际的意义。我们采用简化的近距离舰船辐射噪声三亮点模型来逼近舰船这三个特定部位的辐射噪声中的连续谱结构,采用时间滑动的卷积算法来重构舰船某一辐射噪声源的噪声序列,重构的噪声序列同时具有要求的幅度概率分布和功率谱形状。在重构不同辐射声源时域信号的基础上,对舰船辐射噪声的通过特性以及三个辐射噪声源在不同的接收位置的影响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实测的某型舰船的通过频谱结果相比较,表明其频域特征是大体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装置利用全反射形成的双暗环效应, 分析得出两个圆形暗环直径之比与待测物体折射率的数 学解析关系. 以激光笔、 玻璃容器、 智能手机等为主要测量装置进行测量, 建立了测量液体折射率的新方法, 经实验 证明, 此方法操作简便可行、 精确度和稳定性高. 将此原理结合手机 A P P, 使折射率的测量更加简便快捷. 人们可用 此装置测量食用油的纯度或果汁等食品的可溶性固形体的含量, 由此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  相似文献   
8.
9.
首次报道了直接计算偶合常数1JCN1JCF的线性关系式,结果表明,1J(CN)和1JCF主要由成键原子的轨道杂化作用和键极性这两种结构因素所决定,且偶合相互作用中的Fermi接触项仍是最主要的.为从简单价键理论角度解释并计算JCN和JCF的值提供了简便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湛文涛  赵辉  饶翔  刘伟  徐云峰 《力学学报》2023,(7):1570-1581
针对油藏不同尺度复杂几何特征描述和动态连通性识别等难题,近年来发展了一种基于非欧物理连通网络具有无网格特征的油藏数值模拟连接元方法.文章将连接元法推广到裂缝性油藏,从流体流动的角度,利用连接单元将油藏离散为物理连通网络.根据节点物性参数、影响域半径和加权最小二乘法给出了压力扩散项的广义差分近似.结合物质守恒方程计算节点控制体积、基质节点间传导率、裂缝节点间传导率以及基质节点与裂缝节点间传导率,从而构建渗流控制方程组的全隐式离散格式,求解压力、饱和度以及含水率等生产动态参数.引入图论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基于每个时间步求解的节点间压力梯度,计算各时间步注入井的劈分系数,定量表征井节点间的流动关系和连通性.算例验证表明,相较基于网格体系的传统方法,该方法能够自由灵活地刻画包括裂缝复杂分布、不规则油藏边界在内的复杂油藏几何,在粗化模型情况下能够保留更丰富的流动拓扑结构,实现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更优平衡,能更好满足实际大规模裂缝性油藏的生产动态模拟预测需求,同时为具有多尺度几何特征的裂缝性油藏及复杂边界油藏的数值模拟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