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篇
物理学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In this study, TiO_2 nanoforest films consisting of nanotub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a simple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a subsequent sintering technique.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time is important for the controlling of the nanotube diameter an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holistic TiO_2 films. When the hydrothermal process reaction time is up to 8 hours,the diameter of the nanotube is about 10 nm, an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iO_2 nanoforest films reaches the maximum.CdS nanoparticles are synthesized on TiO_2 nanoforest films by the successive ionic layer adsorption and reaction(SILAR)technique. Th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X) mapping results verify that TiO_2/CdS heterostructures are realized. A significant red-shift of the absorption edge from 380 nm to 540 nm can be observed after the pure TiO_2 film is sensitized by CdS nanoparticles. Under irradiation of light, the current density of the optimal TiO_2/CdS photoanode is 2.30 mA·cm-2 at 0 V relative to the saturated calomel electrode(SCE), which is 6 time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pure TiO_2 photoanode.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TiO_2 nanoforest consisting of interlinked pony-size nanotubes is a promising nanostructure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  相似文献   
2.
在95 ℃条件下通过水热方法制备出垂直于ITO基底高密度均匀生长的Mn掺杂ZnO(ZnO:Mn)纳米棒阵列. 纳米棒的直径约为100纳米,长约1微米,且沿[001]方向生长. XRD和XPS结果证实了Mn以替位方式掺杂到纳米棒中,并且掺杂浓度与反应物中的Mn离子浓度似呈正比关系. 所制备的ZnO:Mn纳米棒在室温均有铁磁性,其饱和磁化强度随反应物中Mn离子浓度的提高,饱和磁化强度呈现出先增大,5at.%时达到最大值,0.11 emu/g,然后减小. 铁磁性来源于取代Zn离子的Mn离子之间的铁磁交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常规跨超声速风洞进行马赫数4.5试验时,常常伴有空气液化现象,造成试验数据可信度低,在高超声速风洞研制马赫数4.5喷管,具有对气流加热的能力,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试验数据。目前国内0.5 m量级高超声速风洞还不具备马赫数4.5的试验能力。通过无黏流计算方法计算轴对称喷管型面,并采用Sivells-Payne方法进行附面层修正,然后进行数值验证,证明了计算出的型面满足国军标对马赫数的设计要求,可以投入加工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发动机低频噪声问题,基于双端口非对称吸声器原理,设计了一种尺寸渐变的吸声超表面,用于发动机声衬降噪设计.首先,建立了非对称共振吸声器的理论分析模型和仿真分析模型,揭示了降噪机理,并分析了其降噪效果的影响因素.然后基于非对称共振吸声器设计了一种声学超表面声衬,用全模型理论计算、等效阻抗理论计算和COMSOL有限元仿真三种方法深入分析了声衬的降噪效果,并用全模型理论计算和等效阻抗理论计算方法考虑了流速对降噪效果的影响,然后对此结构进行了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非对称吸声器的声学超表面声衬在厚度仅为2.5 cm (仅为252 Hz对应波长的1/54)的情况下,可实现252—692 Hz的频带范围内3 dB以上的降噪效果,为发动机降噪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采用对掺入La_2O_3的石墨棒原位活化并结合交换电极回放方法制备了产率较高的金属富勒烯,并用甲苯高温热提取的方法有效地提取出La@C_(2n),其中La@C_(74)为可溶性金属富勒烯增加了新成员.同时,首次采用解吸电子轰击质谱对提取物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提取物的ESR谱.  相似文献   
6.
球笼烯(C_(60)/C_(70)载体钕系催化丁二烯聚合的研究赵春英,陈滇宝,仲崇祺,董文寰,徐玲,唐学明(青岛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系青岛266042)杨海滨,李明辉,邹广田(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3)关键词球碳载体钕系催化剂,聚丁...  相似文献   
7.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树脂基托表面沉积一层纳米银(Ag NPs)涂层.研究了纳米银改性PMMA树脂基托的机械性能,为改性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根据国际标准ISO2409:2007描述的划格法对涂层与基底的附着力强度进行测试,各组试件的接触角采用静态液滴法测量,三点弯曲法检测试件的弯曲强度.结果显示,各组涂层与PMMA基底材料结合良好,各组试件的表面润湿性变化不大,其中PMMA-Ag NPs80s组疏水性略有提高,各组试件的弯曲强度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高压X光衍射方法在金刚石对顶压砧中在位地(in situ)研究了Fe68Co24Ni8(wt%)合金在室温下的压致bcc→hcp结构相变和直到40.5 GPa的等温压缩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合金在常压下为bcc结构,晶格常数a0=(0.287 0±0.000 1) nm,体积V0=(7.119±0.007) cm3/mol,密度ρ0=(7.981±0.008) g/cm3;在20.9 GPa附近出现bcc→hcp结构相变,两相共存压力区约10 GPa,在此区域内有晶面间距d(002)hcp=d(110)bcc,且原子平面(002)hcp//(110)bcc,hcp相比bcc相体积减小(0.33±0.02) cm3/mol;高压相hcp结构的晶格参数比值c/a=1.608±0.004;相变后原子配位数的增加使得hcp相(002)平面内及(002)平面间的最近邻原子间距比bcc相最近邻原子间距分别增大约1.6%和0.5%;用Murnaghan状态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bcc相B0=(130±13) GPa,B0'=12.6±0.5;hcp相V0=(6.62±0.04) cm3/mol,B0=(243±21) GPa,B0'=6.8±0.3;对于该合金的bcc→fcp相变时的结构转变机制做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采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分析手段研究了P2O5对Li2O-SiO2-Al2O3-K2O-ZnO体系牙科微晶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 并确定了P2O5的最适含量. 结果发现P2O5是该玻璃体系的有效成核剂, 未添加P2O5的玻璃体系成核密度低, 热处理后不能形成微晶体, 且主晶相为硅酸锂; 添加P2O5使玻璃在热处理后形成以二硅酸锂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 该玻璃体系中添加4.5 wt%的P2O5可以得到较高体积含量和理想显微结构的牙科二硅酸锂微晶玻璃. P2O5含量为6 wt%的基质玻璃发生乳浊, 呈不透明的乳白色.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采用可控压强水热法,以Cu(CH3COO)2为前驱物, 200 ℃下,在一定压强范围内合成出束状和塔状结构形貌的Cu2O. 考察了前驱物的浓度,初始压强等条件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实验结果说明,反应压强对氧化亚铜的形貌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 随压强的提高所得Cu2O的光吸收增强,吸收峰的位置随压强的提高而发生明显红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